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6歲王先生從小就有過敏性鼻炎的體質,天氣轉換會加重鼻塞、打噴嚏、流鼻水,但卻未按時服藥,長年下來鼻塞越來越嚴重,常由嘴巴呼吸。就醫作「下鼻甲冷觸氣化手術」一週後,鼻腔通道明顯擴大,鼻腔分泌物也變少,終於可用鼻子正常呼吸。
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何承宇表示,慢性鼻炎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和非過敏性鼻炎,其中以過敏性鼻炎為台灣最常見的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患者多數都有家族病史,主要的過敏原是灰塵或塵蟎;鼻部症狀是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其他特徵包括眼睛癢、喉嚨癢、慢性疲倦。
其他的非過敏性鼻炎,如藥物性鼻炎,最常見是使用局部血管收縮劑產生,病患的症狀以鼻塞為主,鼻水和打噴嚏狀況較輕。另一種常見的非過敏性鼻炎是血管運動性鼻炎,像有些人在吃完火鍋或喝酒後,會出現鼻塞和流鼻水。
何承宇指出,治療鼻炎除了口服的抗組織胺、局部血管收縮劑、阿托平類藥物外,最首選的藥物是局部的類固醇類鼻噴劑。當藥物效果不好時應考慮手術介入,手術可分四種:1.傳統的下鼻甲手術,是將部分的下鼻甲組織剪除,術中較疼痛且術後出血的機會較高,恢復期也較長,需要住院。2.動力旋轉刀,是在鼻甲前端製造一個小切口,將旋轉刀置入,移除部分的下鼻甲組織。3.雷射鼻甲手術,採電燒方式,不易出血,但鼻黏膜損傷較大,恢復期大約3週。4.下鼻甲冷觸氣化手術,則是將氣化棒直接置入鼻甲組織內釋放能量,運用無線電波產生離子震盪,使蛋白質隨之凝固,組織體積因此縮小,術後病人疼痛感較輕微且恢復期短(7-10天),不需住院。
他說,病患若無鼻中膈彎曲,單純處理下鼻甲腫大的問題,冷觸氣化棒改善病患鼻部症狀,是非常方便又快速的選擇且術後滿意度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