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性頭痛難眠 針灸緩解

中醫師翁瑞陽說,頭痛有不同的病因,找出確實病因針灸可有效緩解。(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6歲林小姐容易緊張焦慮,學生時代就常有頭痛症狀,考試前與月經前後最容易發生;最近又因工作壓力而頭痛,但她不想吃止痛藥,求助中醫經診斷為張力性頭痛與叢集性頭痛病症,給予針灸與中藥治療,獲得大幅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翁瑞陽指出,在台灣最常見的頭痛是「張力型頭痛」,占所有頭痛類型約9成,因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神經所引發,患者頭部兩側常有像被繃帶緊緊綑綁的疼痛感。

另一種常見的「偏頭痛」,約占所有頭痛類型的5~6%左右,發作前一天左右會出現焦慮、疲倦、食慾改變等症狀,通常發生在頭部單側,發作時患處會有脈搏跳動感,且常常伴隨著惡心、欲吐、畏光、怕噪音等症狀。

「叢集性頭痛」則較不常出現,僅占所有頭痛類型約1%,但其症狀較為劇烈,會從眼眶或太陽穴的位置發作,接著再轉移到頭部一側,無法靠休息來緩解,常會伴隨臉色蒼白、臉部盜汗、鼻塞或眼睛流淚等症狀。

翁瑞陽表示,根據林小姐描述頸部與後腦一直有持續的緊繃感,尤其長時間使用電腦時容易發作,從症狀看來當屬張力性的頭痛。她最近1週1次嚴重夜間發作,在經期後第2天發生,從右側的眼眶開始並出現流淚鼻塞等症狀,疼痛劇烈無法入睡,此屬叢集性頭痛。經施以針灸,首次治療後後頸部的緊繃已舒緩大半,叢集性頭痛治療後也未再復發。

他建議林小姐,避免看電腦頸部長時間處於前傾的姿勢並作長期追蹤,以得到最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