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考古館明開館 當日免費 遺址發現許多「台灣第一」 共展出540件文物

南科考古館內有台灣年代最早、完整度最高的第一具人類骨骸,依性別特徵推斷應為女性。(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南科報導
 斥資十五億元打造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將在十九日開館。在搶救南科遺址過程中,發現許多台灣第一,包括出土最完整的第一位女性、罕見的三疊葬等,歡迎民眾前往探索,即日起到明年四月卅日,台南市民可享免費入館優惠。
 南科考古館主任黃宏文指出,南科園區迄今已發現五十八處遺址,是目前台灣遺址密度分布最高、文化層序最完整、挖掘面積最大的地區。廿多年來共挖掘出八百多萬件出土文物,類別有陶器、石器、玉器、骨角器、鐵器、銅器、玻璃器等,另有植物種子、動物骨骸等生態遺物。

內陳列挖掘到的稻米等植物種子生態遺物。(記者盧萍珊攝)
 遺跡包括建築遺痕、墓葬、溝渠、水井、灰坑,其中墓葬數目多達兩千四百多具,從大坌坑文化到明清漢人文化,橫跨距今五千到三百年六大文化層的遺址分布,勾勒出先民重要的生活智慧與風俗習慣。
 南科考古館內館藏十大特色文物,包含繩紋與几字紋紅陶罐、犬隻墓葬、炭化稻米、紅陶陶拍、冠狀巴圖形石器、玉管珠串、人面陶偶、雕刻鹿角刀柄、三疊葬及骨骰等,四大常設展廳共展出五百四十件文物。

南科考古館裡設有開放民眾與考古人員互動區,透過實境觀看考古人員分類古文物。 (記者盧萍珊攝)
 南科的遺址發現許多「台灣第一」,包括目前台灣本島年代最早、完整度最高的第一具人類骨骸,雖然出土時骨盆損壞情況較嚴重,但依性別特徵推斷應為女性。另也發現罕見的三疊葬,考古研究顯示三名男性分別在距今約一千三百年至八百年前埋下,上層兩名男性應為同時埋葬。
 南科考古館十九日十點開館,當天可享免費入館,現場有《史前歷險考》闖關遊戲、《史前生活術》DIY工作坊、《考古挖寶趣》DIY工作坊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