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一名4歲8個月男童,因牙齒疼痛發炎至奇美醫兒童牙科檢查,發現全口20顆乳牙有16顆蛀牙,為嚴重早期性兒童齲齒,經全口X光片診察及依全人照護概念實施全口治療與追蹤,經5次治療搭配行為管理改善。醫師表示,齲齒未治療如感染頭頸組織嚴重易危及生命。
奇美醫牙醫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李俊育表示,早期性兒童齲齒的定義為,6歲以下有任一牙齒因蛀牙產生窩洞、需填補或甚至因此拔除者。根據衛福部106至110年國民口腔健康促進計畫統計,有蛀牙經驗的7歲孩童比例從70年的96.6%降至101年的88.2%,僅降低15.6%。
而接受蛀牙治療的比例從70年的0.6%提升至101年的30.6%,雖有進步,但代表7歲前的孩子仍有高達7成未獲得妥善治療,對於孩童口腔照護還有好多哩路要走,這需要家長、兒童、牙醫師三方面一起努力合作才行。
奇美醫牙醫部向來重視全人口腔照護,兒童牙科亦然,透過初診問卷收集完整病史資訊,經全口評估與影像檢查,依據牙齒診斷訂定治療計畫,讓家長可以放心交給牙醫部做「全人、全口、全心全意」的治療。
台灣的兒童預防齲齒政策相當多元化,奇美兒童牙科也配合政策,例如幼兒塗氟衛教、牙菌斑去除、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等,給予不同年齡層孩童完整的照護支持。
奇美兒童牙科治療項目包含從幼童的齲齒預防、治療到外傷處置等,在牙醫部長顏欽堉調度籌劃、麻醉部及開刀房支援下,也建立兒童全身麻醉全口重建專業團隊。並因應創新發展引進乳牙全瓷冠,除美觀也有極佳的生物相容性,既拯救齲齒,也力求為所有類型的孩童重建真正美觀又自信的齒列。
李俊育說,兒童牙科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用循循善誘及積極正向鼓勵方式,引導孩童在看牙過程中表現適當行為,對年幼無法溝通病人也提供被動式肢體約束、全身麻醉方案,讓家長有更全面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