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億載國小漁光分校聘請加拿大籍外師孟崇德,帶領六年級學童用落葉堆肥來自製有機肥,改良校園土壤。分校主任張瑾玥表示,漁光分校占地三點三公頃,綠地就占了兩公頃,落葉量大,把落葉堆肥化,既可減少垃圾量,又可將之資源化,作為校園中各種植栽的最佳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未來將大量製作。
張瑾玥表示,漁光分校校園內樹木多,經過冬季洗禮後,落葉滿地,為響應政府垃圾減量,特別結合學校校本課程創意海洋協同教學,在校園內設置多處落葉堆肥區,學習如何堆肥樹葉和雜草,正確的堆肥平衡能確保在春天來臨時它們變成「黑金土壤」。
漁光學童們對於利用落葉堆肥來改良土壤,都覺得很有趣,還不斷地問孟崇德什麼時候要加水。孟崇德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每次倒落葉進去時就要持續加水,好讓沒什麼養分的落葉,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讓各類動物及微生物以較高的速度把它們分解,可以增加土裡的有機質與含水量。
孟崇德表示,堆肥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循環,將本來稱為垃圾而又能被生物分解的有機物如落葉、枯草、動物的排泄物等堆放在一起,過程中,被分解的有機物質會釋放出熱量、二氧化碳,最後轉化為深啡色、帶泥土氣味並含有高養分的腐殖質,稱為「堆肥」。接著,師生一起把落葉、木屑及水一層一層加進堆肥裡,也期待在不久的未來,漁光土質能有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