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女校友會編織班 跨5代編織青春夢想

面對每個問題,指導老師李瑞惠(右一)都細心講解指導。

責任編輯/簡鈴穎  文圖/記者楊淑芬

台南女中校友會今年過年後開了「巧手編織班」,畢業數十年的學姊學妹們,和退休的家事老師李瑞惠共聚一堂,人手一支鉤針、一捲毛線,再次編織青春時代的夢想,也透過錄影遠距上課,大家相約夏季來臨前,都要秀出自己的作品。

巧手編織班希望能做出漂亮的作品,好好展示。

90歲校友 難忘編織樂

巧手編織班的成員年齡橫跨五代,最高齡的大學姊是民國39年畢業的陳淑枝,今年已經90歲;最年輕則是30歲出頭的學妹;有的人是當年不精於家事課,打混過關,畢業數十年後懷著懺悔的心情前來「補課」,有的是當年的優等生,難忘編織的快樂,回到編織班再續前緣。

李瑞惠老師是當年的家事老師,溫柔好脾氣,是學生心心念念的老師,她退休多年,低調生活,一雙巧手經常編織自娛,做出無數頂帽子、圍巾、毛衣;牛年過年前校友會關懷組探訪她,她非常開心,展現她的諸多作品,在眾人央求下,答應開班授課;熱心的校友蘇昭蓉開始招兵買馬,在LINE的大群組上一呼四應,她並且走訪台南市手工藝品店,買好了老師指定的毛線、鉤針,一一分送學姊妹們,編織班就此順利開課

李瑞惠因為疫情關係,開班之前,就自行摸索,拍攝影片教導如何起針,還特別準備講義,對照圖樣教學。

老師認真,學姊學妹則勤懇向學,第一堂課大家試鉤,鎖針、短針、長針、長長針、前鉤長針、後鉤長針,聰慧的學姊妹們,第一天就學會了七種針法;校友會祕書許家禎還殷勤拍片記錄,影片上傳後,遠在各地的學姊妹們可以依樣畫葫蘆,讓老師的教導無遠弗屆。

雖然畢業良久,師生交流熱絡、用心學習。

李瑞惠 重溫上課景象

李瑞惠說她沒想到退休多年後,還可以和大家共聚一堂,特別開心,彷彿回到當年上課情景;她說編織中,棒針變化多,花樣比較好看,但是鉤針容易上手,可以很快鉤好一條圍巾,更有成就感,因此決定用鉤針帶大家起步。

鎖針是一切基本,10個鎖針像一條毛毛蟲,再加一排短針,就成功打起一個底部,長針是短短的欄杆,長長針像一排長欄杆,最神奇的是3個前鉤長針,再加上3個後鉤長針,就造出波浪形狀;鉤針的奧妙就在各種針法交叉應用,就能打出不同花樣。

編織班上手最巧的是大學姊陳淑枝,她鉤出的每一針都非常勻稱,服服貼貼,極為賞心悅目;最有天份是學妹黃惠珠,針法極為俐落,大家還一針一針的奮鬥,她已經鉤出一大片,還有餘裕充當小老師四處指導。

台南女中校友會巧手編織班老師認真學生好學,初次上課就展現作品。

作品五花八門 期待開展

上課的時間極短,但是老師認真、學生聰慧,在LINE群組上大家互傳作品,討論針法、花樣,彼此讚美,老師創意無數,學生出個問題,她就立即做成品,最唯妙唯肖是校花桔梗花,她以白色、淺藍色、紫色打出無數朵校花;學生們有人決定要打長圍巾,有人要做杯墊,有人要鉤帽子,每天都熱鬧滾滾,校友大會時肯定能舉辦編織成品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