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抽筋 嬤脊椎壓迫性骨折

醫師黃國淵說,椎體成型術是75歲以上罹患胸腰椎骨折患者不錯的選擇。(成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70多歲阿嬤因癲癇發作引起全身性抽筋,醒來時覺得背部十分疼痛,檢查結果發現胸腰椎交界處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經作「椎體成型術」將骨水泥注射到椎體骨折處,填補骨折造成的空洞,提供椎體支撐力,改善疼痛。

成大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醫師黃國淵指出,老年人面臨骨質疏鬆挑戰嚴峻,脊椎壓迫性骨折、髖骨骨折與手腕骨骨折等發生時有所聞,其中,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常發生於停經後的婦女及老年人,是導致老年族群疼痛及活動受限的常見原因,有很大機率造成續發性的併發症,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台灣每年有將近6萬人因骨質疏鬆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之新增病例,大部分發生在胸腰椎交界處,因骨鬆的椎體骨小樑變細,無法支撐體重而造成椎體塌陷骨折;患者的痛點除了骨折處也常背痛,活動會使疼痛加劇,休息或平躺則會改善。除骨質疏鬆外,非創傷性椎體骨折也有非常少數是原發性的腫瘤、癌症轉移、細菌或結核菌感染等所導致,其特點是休息無法改善疼痛,且常會有夜間疼痛加劇情形。

黃國淵表示,「椎體成型術」是7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可行選擇,手術是以微創經皮注射將骨水泥注射到椎體骨折處,填補骨折造成的空洞,提供椎體支撐力,改善疼痛;對於有內科疾病病史合併脊椎壓迫性骨折引起的背痛,不適合全身麻醉的年老病患,則可以考慮作骨水泥椎體灌注手術,可有效解除病痛,並減少臥床,及早恢復正常生活。

他說,除椎體成型術外,後凸成型術是另一種骨水泥增強技術,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後凸成型術比椎體成型術具有更好的生存率,後凸成型術和椎體成型術似乎都比保守治療更好。提醒胸腰椎骨折應及早治療,以免錯失治癒之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