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未追蹤 男多重疾病昏迷

陳姓病患陷入昏迷,江孟橙醫師發現腔靜脈右心室腫脹程度等多重急性重症,會合院裡醫療團隊,從死亡邊緣救回陳患。(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曾發生2度中風的67歲陳姓病患,因疏於重視身體狀況,導致體弱重病陷入昏迷,送至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心臟內科醫師江孟橙診查,患者血糖高達1063mg/dL(標準值應低於100 mg/dL),呈現高滲透壓昏迷,且有血液嚴重代謝性酸中毒、銅酸中毒,也出現嚴重感染指標PCT4.69/(標準值<0.5)、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以及心肌梗塞等多重急性重症。

醫師江孟橙查看陳先生病史發現,102年間有過2次中風,此後便未定期追蹤,也不曾做過糖尿病檢測,這次因長期照顧者的家人住院1週無人看照,出現嚴重多重併發症。剛入住加護病房時,小便輸出量僅300~400CC,且全身感染代謝異常,江醫師先以抗生素、胰島素注射點滴,並以心臟超音波每日觀察下腔靜脈右心室腫脹程度,加上每小時施以純利尿劑,很幸運兩天後大量小便排出達每日4000~5000CC,利尿劑也減量使用。

棘手問題不只這些,患者使用呼吸器期間出現瘀痰積在肺部,但心導管手術在即,經家屬同意在氣管插管呼吸器下,進行心導管手術治療,術中發現有3條冠管動脈嚴重阻塞,因病患血壓不穩,江醫師決定先做其中1條右冠狀動脈快速進行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術,患者手術中血壓曾降至50~60mm/Hg,經術後觀察已恢復正常。江醫師表示,陳先生另2條冠狀動脈的降支及迴旋支鈣化嚴重,施行擴張及支架風險太高,最後以藥物控制治療,後續追蹤心臟功能。病患另有急性腎衰竭而進入利尿期腫脹,也已順利將之前積累的水分和廢物排出,腎功能指標改善到完全正常,但肺炎情況持續,需氣管抽痰,無法立即脫離呼吸器,最後經家屬同意氣切,肺炎才逐漸好轉。

以加護病房重症死亡率(>95%)的機率來看,經過1個多月聯合醫師共同診治,心臟內科江孟橙醫師、腎臟科陳醫師以及胸腔內科黃朝新醫師,將陳姓病患從死亡邊緣救回,並且順利出院,且歷經急性腎衰竭後完全康復不用呼吸器的機率微乎其微,除了運氣外,跨科別的醫師聯手診治是關鍵。江孟橙醫師特別提醒,許多中風患者表達能力不佳,無法清楚自述身體狀況,因此定期回診很重要,也可利用政府每年提供的成老人健檢以及四癌篩檢,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免於病情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