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將公布AZ疫苗血栓報告 牛津暫停兒少試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公衛專家指出,由於全球疫情再起,6成5國家不適合解封,也顯示疫苗可能無法達族群免疫;即便疫苗有足夠保護力,如防疫措施減弱,還是可能會增10倍感染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與學者專家群7日舉辦線上直播,說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狀況,並分析疫苗陸續施打後的情形。
陳秀熙指出,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再起,截至4日超過1.3億人確診,65%國家的解封指數大於1不適合解封,顯示疫苗可能仍無法達族群免疫。
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疫苗可減少有症狀個案發生與降低嚴重程度;但能否阻斷傳播?還須更多科學證據。而各國疫苗施打率不一,除了北美洲,其他洲的疫苗新增施打速率都降低。
陳秀熙也提到,由於新型變種病毒更具傳染性,需一次施打夠多比例以達群體免疫,避免病毒再次變異並逃過免疫識別。
無論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中和抗體濃度都會隨時間拉長而降低,須更多有效證據確定免疫持續力;假設疫苗提供90%保護力,但相關防疫措施減弱會增加10倍感染風險,個人感染風險與無疫苗情況相同,仍無法阻斷傳播。
陳秀熙認為,要達到族群免疫目標,最大挑戰仍屬新型變種病毒,因此疫苗研發及製造要能針對不同病毒株進行調整,以提升保護力並加速施打。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最快今天公布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發生血栓不良事件的最新評估。世衛組織(WHO)官員昨天表示,尚未有證據讓世衛改變立場,即接種AZ疫苗的益處超過風險。
協助研發AZ疫苗的牛津大學昨表示,由於監管當局正在評估AZ疫苗與血栓的關聯,暫停在英國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小規模試驗。
EMA疫苗策略部門負責人表示,AZ疫苗與血栓之間有「明顯」關聯,將持續審查病例並由專家進一步評估,預期結果會在今天下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