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今年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引發各界熱議。衛福部食藥署8日公布第一季進口豬肉檢驗結果,總計1萬7264公噸進口豬肉,皆未檢出萊克多巴胺。
食藥署表示,為配合行政院豬肉進口政策,從110年1月1日起,針對可輸入之生鮮冷藏冷凍豬肉產品,不分國別,採逐批查驗措施,經查驗符合規定始得輸入。
食藥署指出,據統計,自今年1月1日至110年4月7日,進口之生鮮冷藏冷凍豬肉、豬肝、豬腎及豬其他可食部位,總計17,264.08噸,均未檢出萊克多巴胺,已公布於食藥署網站「豬肉儀表板」。
此外,為確保國人食用豬肉衛生安全,食藥署與全國22縣市衛生局持續針對後市場各販售通路及製造端進行國產及進口豬肉產品抽驗,檢驗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是否符合我國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規定。
檢驗結果顯示,自今年1月1日至110年4月5日,共計抽驗1,059件(包括國產747件、進口312件),均檢驗合格,無檢出萊克多巴胺。食藥署強調,將持續即時公布豬肉檢驗結果,讓民眾安心選擇豬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