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蔡政府一再印證民進黨用人只重私利!

行政院長蘇貞昌(右二)再度起用因牛肉麵事件下台的丁怡銘(左一)擔任行政院顧問,引起外界非議。(中央社,資料照)

行政院長蘇貞昌竟冒天下之大不諱,讓三個多月前因牛肉麵事件請辭的前發言人丁怡銘擔任行政院顧問,坐領高薪,甚至在國民黨立委提出質疑時,行政院竟以「涉及個資」為由,遮掩丁怡銘是否回任。若非他的回鍋連執政黨自己人都看不下去而不願力挺,整起人事爭議恐怕在蘇貞昌強力支持及側翼團體聲援之下煙消雲散。

更令人憤怒的是,交通部日前舉行部長交接典禮,因台鐵太魯閣號重大傷亡意外事件而去職的前部長林佳龍竟受到英雄式歡送,彷彿他是因為榮升而離開,顯見他跟蔡英文政府根本不把該事故的嚴重性放在眼裡,不僅對不起四十九條無辜性命及其他傷者,也坐實了各界對民進黨「今天公祭、明天忘記、後天感謝季」的譏評。

行政首長聘用機要及顧問,除應關注此人能力,其人品也同樣重要。政府發言人是何等重要的職位,丁怡銘以錯誤資訊汙衊無辜店家在先,欲彌補其損失大搞公關秀在後,被媒體踢爆竟以公款私用才被迫離職。如今蘇揆將官箴拋在腦後,竟讓他擔任本應是資深文官才有資格的行政院顧問,把個人政治私利擺在公眾利益之上,豈能繼續領導內閣?這豈非是標準的公器私用?

可笑的是,當回任之事遭曝光後,丁怡銘竟不低調自我檢討反省,反而打電話到立法院長辦公室嗆聲,等於將積怨已久的民進黨內鬥檯面化。面對此一毫無憲政分際的爭議行為,蘇揆還想以一句「大家都為國家做事」為丁辯解,根本就是把國家公器當成派系鬥爭的場域。由於此事已涉及行政、立法兩院,蔡總統不應保持沉默了。

丁怡銘重返行政體系戳破民進黨用人只重派系權力鬥爭、而非全民利益的真面目,也讓國人見識到該黨將憲政體制視為政治角力工具的醜陋面目。難怪綠營會將「禮義廉恥」視為威權時代箝制民心的產物,因為他們眼中只有權勢私利,「請辭」只不過是往上爬的障眼法,所謂「清廉愛台」更只是玩弄選民、爭權奪利的大高帽。

前高雄市新聞局長丁允恭因陳菊推薦而進入總統府擔任發言人,卻遭揭露曾在局長辦公室與女記者發生不當關係,事發後被監察院彈劾及懲戒法院認定其行為已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嚴重損害政府信譽及公務員形象。府院發言人接連出包,國人卻看不到蔡總統有任何改正指示,難怪社會大眾屢屢質疑她「令不出總統府」。

猶記得蔡政府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因輔選農業縣失利而下台,當時的副手陳吉仲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跟林聰賢同進退。怎知一個轉身,陳竟然接任主委至今,原來對民進黨人而言,與首長共進退是場面話,如何為自己謀官位、為派系爭權勢才是目的。

民主與專制的最大不同,在於民主國家的掌權者必須向人民負責,所以政務官為所屬機關的成敗承擔政治責任,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則,林佳龍沒什麼好抱怨的。然而,丁怡銘回任公務體系就是在挑戰國人的忍耐極限,因為犯下如此嚴重的錯誤,竟還能擔任如此資深、重要的職位,豈不是與責任政治相違!

蔡政府應了解,民主政治真諦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絕非「『民』進黨作『主』」。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總統絕不可讓派系私利凌駕全民公利之上,所以她應該站出來整頓官箴,文青領導風格已無法駕馭這些無視行政紀律的政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