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攝護腺癌細胞 比化療放療副作用更低

北醫大攝護腺癌研究登國際知名期刊
龔行健院士研究團隊發現,攝護腺癌細胞必須依賴外來的精胺酸來維持「細胞能量發電廠」粒線體的正常功能,一旦阻斷癌細胞攝取精胺酸,將會導致癌細胞粒線體功能喪失,進而導致癌細胞死亡。(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記者蔡琇惠/台北報導

國內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攀升,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帶領由台北醫學大學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在攝護腺癌中,癌細胞是藉由外來的精胺酸(arginine)來重塑表觀遺傳(epigenetics)全貌,只要不讓癌細胞吸收外來的精胺酸,進而讓癌細胞粒腺體功能喪失,就可餓死癌細胞而達治療目的。

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國衛院獨立博士後研究學者陳嘉霖表示,過去普遍認為癌症是由基因突變這個單一因素所引起,目前則認為除此之外,改變表觀遺傳機制的表現,也是導致癌症的另一成因。因此針對特定胺基酸來重塑表觀基因的全貌,進一步調控制癌基因並阻斷粒腺體提供癌細胞能量的外來管道,就可達到餓死癌細胞的目的。

要餓死癌細胞,可先從尋找癌細胞的代謝缺陷著手,而精胺酸合成缺陷就是最常見的癌細胞代謝缺陷之一。根據先前研究,幾乎所有攝護腺癌細胞都缺乏精胺酸代謝的關鍵酵素—ASS1,無法自行合成精胺酸,導致癌細胞必須倚賴細胞外的精胺酸來維持生命,只要阻斷癌細胞取得外來精胺酸的管道,就可把癌細胞殺死。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更專一性的餓死癌細胞,比起目前廣泛使用的化療(chemotherapy)毒死癌細胞或放射性治療(irradiation)燒死癌細胞,副作用更低。

此研究由龔行健團隊成員、國衛院獨立博士後研究學者陳嘉霖主導且為第一作者,龔院士為通訊作者,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CRISPR核心實驗室主任朱珍瑩及北醫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葉劭德等人為共同作者,研究論文今年4月23日刊登在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即時

新北體育班績效連霸全國第一 獲頒1050萬獎勵金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日...

淡中閱讀闖關 跨域認識在地文化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國中...

養生館掛羊頭賣狗肉攬客按摩兼販毒 中市警逮3人送辦...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警察局刑...

遊覽車國道火燒車 台南後甲國中32名師生緊急逃出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搭載三十二名台南後甲國...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