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米山關切垃圾袋新政策

議員劉米山關心市府禁用不透明垃圾袋,恐將衍生後續問題。(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議員劉米山十四日於議會進行總質詢時,關心市府禁用不透明垃圾袋等問題,市長黃偉哲回應,不會莽撞實行,與其說禁用不透明,應該說鼓勵民眾使用透明垃圾袋。

劉米山表示,市府禁用不透明垃圾袋,恐衍生「大袋包小袋」情況,認為不該因防範部分有心人,就來叨擾市民,把「人人當壞人」,尤其偏鄉民眾較為勤儉,飼料袋都會再利用,他擔心民眾的垃圾若遭拒收,恐被隨意傾倒,反而再次汙染環境,新政策恐徒增無謂的社會成本。

黃偉哲強調,儘量不要有民怨,不會莽撞實行,與其說禁用不透明,應該說鼓勵民眾使用透明垃圾袋。環保局長謝世傑說使用透明袋,希望落實垃圾分類和減量,因根據統計,不透明袋夾雜資源回收物不合格率為三成,會加強清潔隊員訓練,並推出區里獎勵措施,會先勸導、拒收,惡行重大且不聽勸才會罰鍰。

劉米山也關心白河水庫清淤及特定水土保持區解編進度問題,指黃偉哲先前說二0二六年要清淤完成,以目前規模,至少要二十五年以上,認為面對未來極端氣候,影響常態缺水狀況應有前瞻計畫,並續推白河水庫解編進程,促進地方發展及振興關子嶺地區觀光。

水利局表示,目前白河水庫淤積量約一千五百萬立方公尺,中央已進行水庫更新改善工程,中央也成立清淤土方去化平台,希望一一五年恢復水庫庫容。是否部分解編,考量坡地整治、汙水處理及泥沙入庫等問題。

他也關心下水道汙泥處理問題,水利局說,南市汙水下水道總長四八八公里,五座水資中心汙泥產量去年兩千兩百噸,獲中央補助建置仁德汙泥再利用廠,為全國示範廠,預計七月試運轉,年處理三千噸,汙泥再生為景觀粒料,兼具環保去化效能及減少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