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與病毒作戰

■劉銘

從小,我就是病毒的手下敗將。

3歲那年,有一種叫做「濾過性病毒」來襲,於是我們展開了作戰,由於當時年紀小,抵抗力弱,因此,我戰敗了,簽下了「小兒麻痺症」的條約,內容就是一輩子在行走方面,會遇到許多顛顛簸簸的障礙。

其實,人的一生說穿了,就是一場「作戰之旅」,要面對各式各樣甚至奇形怪狀的挑戰,譬如貧窮之戰、工作之戰、恐懼之戰、人性之戰等等。而最近又面對了來勢洶洶的「病毒之戰」,那就是「冠狀病毒」所帶來的武漢肺炎疫情。

回想2003年SARS病毒來襲,或許是從未有過的第一次,當時人人聞之色變,彷彿人類就要被病毒消滅了。女兒是SARS那一年出生的,為了減少被傳染的機率,於是產檢到生產,從人多的大醫院換到了人少的小診所。

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機會,這是防疫的基本配備。如何與病毒展開「心理之戰」,這應該是防疫更重要的層面,更可以大大地降低慌亂無措。

我的作戰之法就是,每每在臨睡前起床後,先跟自己的細胞、基因、抗體等等說說話,告訴他們是最棒的,是閃閃發光的,是平安健康的,如此的鼓勵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這樣與病毒打起仗來,失敗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這就是為什麼兩個人同樣的面對病毒,有人中槍落馬,另一個人卻是安好無事。

正常的作息,良好的習慣,也是我自始自終持之以恆的,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尤其是絕不熬夜,因為「你熬的不是夜,而是命」。在飲食方面,多喝水,少喝飲料,食物少一些油炸,多一些輕淡,切忌暴飲暴食,牢記「飯吃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這些正常的作息,良好的習慣,如同練武之人蹲馬步的基礎功,「平日」看似沒什麼,「戰時」便可見真章了。

另外,就是如常的生活,時時保持好心情,我常說好心情會帶來好事情,好心情何嘗不會帶來好的抵抗力呢?早年醫生曾跟我說,像我這樣重度障礙者的身體,一年大概難逃幾次感冒的宿命,然而神奇的是我卻打破了醫生的魔咒,一年難得一次感冒。這就是不時的觀照內在的小宇宙,經常保持好心情,無形地對身體產生了防護罩,雖然不是百毒不侵,但疾病卻是姍姍來遲。

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我許多的行程和活動,取消的取消,延期的延期,時間,突然之間多出來了許多。還好廣播和電視節目沒有暫停,由於必須要有足夠的存檔,才不致於「開天窗」。否則,我可能真的就成了「無事一身輕」。

我的工作就像計程車司機-樣,有做才有錢,沒有工作之下,就只好找事情做了。讀讀書,寫寫稿,看幾部炙人口的影片,平常忙碌的時候,似乎有正當的理由不做這些事情,現在找不到藉口推諉了。嘻!

當然更重要的就是利用這一段時間,好好的休息。忙碌的時候渴望休息,卻不得閒,這一段時日不就是老天爺安排的嗎?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更有助於免疫力的提升,這也是一種防疫的方法。

小時候,與病毒作戰那一役,雖然敗陣下來,不過現在長大的我,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疫,我有信心絕對會是個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