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及時雨來固然可喜,仍應珍惜水資源!

大家仍應在日常生活中力行節約用水原則。(取自經濟部水利署網站)

連日來全台各地普降甘霖,為飽受疫情、旱情所苦的台灣帶來一個好消息。不過,根據評估,這波梅雨雖然為台灣增加大約十天的供水量,而且未來幾天可能還有降雨;但是四月底中央氣象局預估今年梅雨雨量屬於正常偏少,因此,全民仍應珍惜水資源。

連續幾天的降雨讓漸趨乾涸的河川、水庫「活」了回來,截至五月三十一日晚間,降雨累計為台灣補充將近一點一億噸水,大約是台灣十天的用水量。原訂六月一日開始在新竹實施分區供水紅燈,以及苗栗、台中、北彰化地區延長分區供水八小時等措施,均暫緩實施,這些地區的民眾也稍微緩了一口氣。若依水庫水位觀察,到六月一日下午為止,估計翡翠水庫在未來三個月供水無虞,這波水位上升較多的水庫多位於中部,位於台南的主要水庫蓄水量仍然偏低。

台灣此次遭逢之旱情,堪稱五十六年來之最,主因是去年完全沒有颱風登陸台灣,這也是一九六四年之後,首次在一個年度之內完全沒有颱風登陸台灣。根據統計,從一九一一年到二0一九年,一共有三百六十九個颱風侵襲台灣,其中三十七年有三個颱風侵台,其次為其中十七年有四個颱風侵台;另一方面,一九四一、一九六四兩年完全沒有颱風侵台。由此可見,這波旱情實屬數十年一遇之異常。

去年台灣氣候異常,還包括氣溫偏高。若以十三個平地測站資料觀察,去年年均溫為攝氏二十四點六度,不但較氣候平均值高出一度,更是台灣氣象紀錄史上第一高溫。去年至今台灣缺水,主因除完全沒有颱風侵台之外,若仍以十三個平地測站資料觀察,去年台灣平均總雨量為一千七百四十二點四毫米,比氣候平均值少了四百六十四點七毫米,為有紀錄以來第七少。台灣天氣與氣候本就多變,去年狀況又特別明顯。

雖然近日降雨讓大家感到喜悅,但旱情卻仍未完全解除警報。最近降下之甘霖,仍屬梅雨;根據往年資料觀察,每年梅雨降雨量變動也很大,多如二0一二年達九百零二毫米,少如一九八0年僅一百八十三毫米。一般而言,台灣梅雨季落在五、六月份,去年六月中旬已現出梅跡象,原本不排除有「二度梅」出現,但去年六月降雨量亦屬偏少。至於今年梅雨季雨量,四月三十日中央氣象局預估,可能介於偏少到正常,當時中央氣象局亦再度呼籲「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當然,大家都期待未來幾天老天爺再多賞些梅雨給台灣,讓旱情快快離去;但倘若天不從人願,且七月份也沒有颱風挹注雨量(根據一九一一年至二0一九年統計資料,歷年七月有九十七個颱風侵台,平均數為零點八九個),則可能從六月中旬到七月份又屬降雨偏少局面。倘若果真發生如此情況,以目前水庫蓄水量而言,大家最好還是省著點兒用!

總體而言,台灣雖然多雨,但因地狹人稠、山坡陡峭、水庫淤積等因素,台灣卻屬缺水地區;氣象專家也指出,未來降雨可能越來越不明顯,旱象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可能越來越高。因此,大家仍應在日常生活,如洗澡、洗衣、洗菜、洗碗、洗車、沖洗馬桶時,力行節約用水原則;同時留意生活周遭是否有漏水、水龍頭沒關緊現象,避免水資源無端浪費。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節今日之水,解明日之渴」。

即時

宜市龍舟賽 宏鎰集團勇奪雙料冠軍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一一三年宜蘭市...

〈社論〉賴政府應將「拜登保台」視為國安警訊

力拚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時代雜誌》(...

債務糾紛傷人丟包致死 板警逮5嫌到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於今(10)...

落石崩塌停電 梨山地區民生用電搶修復電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山地區六日上...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