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存檔「Save As ——?聲.像.體」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展覽,民眾防疫宅在家時,可上網看展感受應藝所學生對於藝術創作之熱情,是防疫紓壓的好選擇。
應藝所表示,參展學生得知實體展覽取消後,便緊鑼密鼓地投入作品改製成線上網站,此次線上展覽主題依然緊繞著「Save As ——?聲.像.體」為主軸架構,透過存檔格式的不同,以及創作者對格式的選擇,決定檔案如何參與、被閱讀。線上聯展由兩位老師與廿二位同學展出廿四件作品,分別以「聲」、「像」、「體」三種知覺路徑考察創作者如何啟動內在的轉碼程序,又如何的存檔路徑,如何外化為可感的形象。

策展總召李庭儒同學表示,存檔指令於諸多應用程式中意指將使用者數據與操作軌跡以特定格式定格、紀錄、維持於當前的操作狀態,作為「尋回」、「記憶」、「見證」所用,即是將使用者於程式中操作經過「定格-格式設定-外部化」的程序。若將這樣的指令類比於藝術生產,創作者即是軟體;作品為創作者透過一連串對現實的封存與定格、內在轉碼、存檔的路徑選擇,到最終的外部化成果;而展覽即是感性檔案的經驗平台。
副召梁佑謙同學表示,生活於檔案無所不在的當今,網路媒體中的檔案超載,已不乏檔案的生產。重要的是如何從檔案的生產的向度重新找到新的感性生產差異。透過重新觀看感性如何被配置-轉存-輸出、如何編碼,方得以重新理解感性檔案如何建立以及感性如何被外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