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源夜課 新豐孔廟古風再現

南關社大前晚在敦源聖廟前介紹整修聖廟過程,頗有幾分「夜課」的感覺。 (記者林偉民攝)
整修後的敦源聖廟,入夜後在投射燈照射下別有一番特色。(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歸仁報導
 歸仁區的敦源聖廟有「新豐區孔廟」之稱,也曾被列為歸仁十景之一。去年整修完成,南關社大講師許耿肇前晚帶著學員,在廟前聽故事,體驗「敦源夜課」的滋味,也希望榮景重現。
 敦源聖廟最早可追溯到清末的文人社團「敦源社」,日治時期才建廟,早年是文人聚集處,也曾是地方的私塾。「敦源夜課」曾經被列為歸仁十景之一,因主祀至聖先師孔子,每年由舊新豐區五區輪流舉行祭孔儀式,至今未曾中斷,建築曾在一百零五年大地震坍塌,經市府去年重修完成。
 整修後的敦源聖廟更顯莊嚴,入夜後有燈光投射牆面,展現建築之美。歸仁區公所最近還以敦源聖廟為中心,推出「敦源聖廟散步地圖」,引導大家參觀附近各宗教信仰中心,頗具特色。
 地方人士在敦源聖廟整修完成後,思考如何恢復昔日敦源夜課的榮景。許耿肇利用南關社大將本週列為「公民素養週」機會,前晚七時帶領近四十名學員到敦源聖廟前體驗「夜課」滋味。
 學員們坐在廟前板凳,聽取修復聖廟的建築師鍾生杰述說修復過程,也聽前歸仁里長張楊文淑、前歸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繁清介紹敦源聖廟,學員們觀賞入夜後的敦源聖廟美麗建築,吹著徐徐涼風,「夜課」之感油然而生。許耿肇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夜課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歸仁早期文風鼎盛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