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夏至養生飲食 清熱解暑養脾健胃

夏至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通常是國曆6月21日或22日。曆書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北半球受光照時間最多的時候,當天中午太陽位置最高、日影最短、陽氣最盛。也就是我們大眾所知的白晝(陽)最長,而黑夜(陰)最短,因此過了夏至後,白天會漸漸變短,而黑夜漸漸變長。

聰明的古代人也觀察到周遭的動植物變化,而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有5天),《禮記‧月令》:「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鹿屬陽,鹿角往前生長,古人認為夏至時陽氣最盛,接著便開始減少,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於是鹿角也開始脫落。夏天的蟬,俗稱「知了」,雄蟬在夏至時便會鼓翼而鳴。天南星科的植物半夏是喜陰的植物,所以在夏至後才開始生長,由此也可得知夏至為大自然的分界點。而中醫講求「天人相應」,氣候更替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實踐養生保健的概念呢?

夏至飲食就要清熱解暑、養脾健胃,夏天的五行以夏至為界點一分為二,夏至前一個半月的五行屬火,對應的身體臟腑為心;夏至後一個半月稱作「長夏」,五行屬土,對應到身體臟腑就是脾胃。明代大醫學家張介賓《類經》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所以夏至前我們要來清熱解暑,夏至後則是養脾健胃。

天氣炎熱,戶外溫度動輒38、39度甚至更高,大家難免心煩易怒、情緒波動大,口乾舌燥、流汗多或出現中暑症狀,此時若吃個冰涼多汁的西瓜好不愜意。西瓜有「夏日白虎湯」之稱,可以降溫止渴生津,不過要特別注意,瓜果類多為涼性,吃多可能影響脾胃功能。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利用「西瓜翠衣」來煮食,西瓜皮肉中間的白色部分(中醫稱其為翠衣)切片,加些嫩薑或食材一起煮湯,有退火利尿、振興食慾效果,像南部地區常聽到的西瓜綿鱖魚湯或西瓜綿虱目魚湯都很不錯。而顧養脾胃的部分,「四神湯」就是很棒的食材。傳統的四神湯組成是山藥、茯苓、芡實和蓮子,不過有許多人會加入薏仁或取代茯苓,以上食材其實都有健脾、利水、滲濕的作用,很適合夏日養生。

(作者∕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千瑞)

即時

<府城廣角鏡>《尋找湯德章》觀影有感(上)

鄭邦鎮 參加《 尋找湯德章 》紀錄片電影試映...

高雄漢來海港巨蛋店 11人餐後腹瀉

本報綜合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27日接獲...

吹哨者獎金奏功!台中御帝和牛燒肉16項食材逾期 勒...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食安處接獲檢舉,...

毒品藏皮夾內想通關 土城警鷹眼揪出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警察局土城分局...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