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公衛專家30日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速率越快,戴口罩、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降級機率就越高;若每天能施打15萬劑疫苗,疫情警戒至少能降到2.5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變種病毒遍及全球,其中4大變異株分別為Alpha變異株(最早在英國發現)、Beta變異株(最早在南非發現)、Gamma變異株(最早在巴西發現),以及Delta變異株(最早在印度發現)。
陳秀熙表示,Delta變異株有免疫逃脫特性,容易產生隱性個案,比原始病毒株增加97%傳染力,是目前所有變種病毒之首,也是現在侵襲大洋洲、亞洲占比最高的變種病毒株,歐洲、非洲、北美洲也受其影響,連疫苗施打率很高的英國也產生疫情反撲。
陳秀熙說,雖然台灣確診個案下降是好消息,但不能掉以輕心,仍要觀察社區是否有隱性個案。以屏東Detla變異株群聚案為例,由於感染區域即時隔離檢測,加上基因序列定位,目前確診人數少於預估(依英國初期爆發情境推估Delta社區流行規模),可能是尚未找到隱性感染者或3級警戒有效阻斷擴散。
他也提到,觀察風險分層疫苗接種率,目前第1~6類已施打1劑疫苗比率約62%。而台灣已陸續爭取到更多疫苗,根據施打效益評估,每天打20萬劑疫苗會比每天打4萬劑疫苗降低67%感染個案數,施打疫苗速率越快,NPI降級機率也越高。如每天能施打15萬劑,疫情警戒就可降到2.5級。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專家指出,即便控制國內Delta變異株疫情,後續仍可能有更多境外移入的Delta案例,因此不須升級或延長防疫3級警戒,唯有盡快施打疫苗才是上策。
中研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昨天在臉書公布相關數據,分別就Delta變異株的傳播性、致病性等面向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