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日前連續大雨,造成大內區酪梨落果嚴重,產量至少減少三成,如今採收上市後,又受疫情影響銷售,價格不如往年,農民叫苦連天,農業局會同農糧署、農改場等相關人員到酪梨園現勘後,認定為災區,已呈報,建議中央核定現金救助與低利貸款,減少農民損失,幫農民度過經濟難關。
上月台南地區梅雨鋒面滯留,降下驚人雨量,雖一解旱象,但也造成大內區許多酪梨園因地勢低窪或排水系統較差長期浸泡水,導致陸續傳出大量落果等災情,估計有三成受損,更有農民回報稱至少減產五成,損失相當慘重,紛紛向外陳情,希望能協助爭取補助。
農業局、農糧署、台南區農改場及議員陳秋宏、大內區長李義隆等人,七日下午前往大內區六處酪梨園勘查,看到果園大量掉落酪梨,心情都相當沉重。農民也現場抱怨,接著要面對孩子要開學、註冊,更有農民說,疫情已讓兼職的小吃收攤,現在連酪梨也嚴重減產,日子真的越來越難過。
李義隆說,酪梨不耐泡水,目前上市的酪梨屬早生種,下月進入盛產期,產地價格每台斤三十幾元,略低於去年,研判應是疫情影響銷售,公所原安排八月舉辦的酪梨節文化產銷活動,是否如期舉行,還得觀察疫情發展。
農業局指出,全台酪梨種植面積約一一四九公頃,台南市約四零三公頃,約占全台三成五,排名第一,總產量五八二七公噸,主要產區為大內區一六六公頃最多、善化區四十四公頃次之,已認定為災區,報送農委會核定中,會持續留意產銷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