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假裝

台南市崇明國中三年十七班
◎溫博霖

大家都期許自己把最真實的一面展露出來,但如果「假裝」能帶給人溫暖、快樂,那又何必如此現實?

我的母親是一名上班族,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所以我常常外食,或偶爾到祖母家吃飯,從小到大從來不曾吃過她親手煮的飯,也不曾想過她會煮飯給我吃。沒想到,有一天放學後回到家,看到了媽媽的鞋子,知道她今天提早回家了。我便脫下鞋打算到她的臥房打個招呼。當我打開門,眼前的景象讓我說不出話來─媽媽居然在做菜!她轉過頭來看我,對我說:「你先去休息,我馬上好,待會再叫你出來吃飯。」我便帶著疑惑的心情進了房間。

過沒多久,晚餐時間到了。我看著桌上那焦掉的蔥蛋、乾的白飯,與發黃的青菜,向來愛調侃他人的我,因為不肯傷媽媽的心,便把話吞了回去。我邊吃著那令人難以下嚥的飯,邊看著電視,試圖不去想那食物的味道。忽然,媽媽問了我一句:「好吃嗎?」我轉過頭看她,我第一次那麼仔細看她的臉,看到她那多到數不清的皺紋,那蒼白的頭髮,全是為了養育我們而付出代價的痕跡。「好吃啊!」我用顫抖的聲音回答,便眼眶含著淚轉過頭去,不想讓媽媽知道我在哭。她或許知道我在哭,便不再多問。

那一次後,她再也沒有做菜給我吃,或許是她自己也覺得難吃吧!但向來實話實說的我,那次卻「發自內心」地假裝喜歡吃她做的菜。人家總說:「要為自己,而不要為他人。」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怎可能不為他人呢?有時候,假裝並非「虛偽」的代名詞,而是成為一個有情感的人類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