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食道癌是無聲的殺手,醫師提醒,逾9成食道癌以吞嚥困難以及體重減輕為表徵,且因食道缺乏漿膜層及擁有豐富的淋巴系統,一旦有癌症形成,容易早期侵犯到鄰近器官及遠處轉移,整體預後不佳,5年存活率約只有10-20%。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胸腔外科醫師陳毅席表示,食道起於環狀軟骨下緣,經後縱膈腔、穿過橫膈、止於胃之賁門,全長約22至25公分,其組織結構包括黏膜層、肌肉層,但無漿膜層。
食道癌是發生率排名第七位的癌症,男性發生率約是女性的3-4倍,且好發於50-70歲,食道癌的分布,頸部食道約15%,食道中間1/3約50%,食道下1/3約35%;以鱗狀上皮細胞癌居多,占75%,腺癌占25%,但近年來腺癌有增加的趨勢。
在臨床上,逾9成食道癌的病人以吞嚥困難及體重減輕為表徵。剛開始是固態食物吞嚥困難,之後連液體也難以下嚥;且至少有50%的病患有體重減輕。病人多數會在喉部至上腹部之間感到異物感。如果食道癌發生在上或中間1/3部位,會感到異物感在喉嚨或是胸骨後面。如果發生在中間及下方1/3,病人會有異物感在上腹部。
晚期食道癌可能會出現吐血、黑便,甚至有可能因食道氣管廔管引起咳血、咳嗽等症狀。如果侵犯到鄰近的主動脈,會發生大出血危及生命的嚴重狀況。
由於食道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20-25%,一旦轉移至淋巴、肺部或其他遠端器官,5年存活率不到5%,陳毅席表示,預防之道是避免危險因子的接觸,抽菸、喝酒、食用含高硝胺的食品,如有食道失弛症、食道腐蝕灼傷併狹窄病史、逆流性食道炎等,就需定期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如果產生食道癌就要勇敢面對,接受完整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