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不適 可針灸緩解

新營醫院中醫師張育誠為患者實施手臂針灸。(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由於注射疫苗後會產生各種副作用,讓不少民眾產生畏懼。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師張育誠指疫苗的疲倦、頭痛、肌肉痛、發冷、體溫偏高、發燒、關節痛等副作用,可以透過預先服用中藥藥液來減輕不適,另施打疫苗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等感覺,也可透過針灸來治療緩解。

中醫師張育誠表示,將紫蘇加兩、三片生薑一起用文火煎煮15至20分鐘,從施打疫苗的前一天開始服用此藥液,連續服用3天,1天喝一碗,可以減輕疫苗注射造成的發燒疼痛症狀。此藥液有發汗的效果,可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對於打疫苗的免疫反應,造成身體不適的副作用,能減輕與緩解症狀。

他說,以中醫觀點來看,紫蘇植物的性味屬性為辛、溫,功效為能解表散寒、理氣消食、行氣和胃,故紫蘇能治感冒、咳嗽及嘔吐,而生薑能止嘔,這二種植物平時都能食用,因此對身體不會有太強的不適感,於防疫期間飲用亦有養生的功效。

張育誠指出,施打疫苗後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的症狀,也可以透過針灸來治療,以減緩腫塊的疼痛。若有喉嚨痛的症狀也可以用針灸來治療,透過從液門穴透中渚穴,治頭面五官的疾病,因為這是屬於三焦經的穴道。另外穴道本身的特性能清熱,可以治療發燒,常搭配三間穴治頭痛,在感冒時一起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他建議民眾施打疫苗前,可找鄰近的中醫師安排適合的治療方針,以達到更好的自我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