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疫苗問題卻亂象頻傳。非但顯示政府對此亂了章法,更暴露官員防疫不力、應對無方,只知爭功諉過的醜態!
近兩個月來台灣是全球「防疫模範生」的神話破滅,非但確診暴增,致死率超過全球平均的兩倍,疫苗接種率在主要經濟體中更敬陪末座。根據最新統計,台灣新冠疫苗接種率約為百分之十五,疫苗總到貨量約八百九十萬劑。已到貨的疫苗中,政府自購加全球分配平台COVAX部分只到貨約三百零六萬劑,而日本和美國捐贈的疫苗卻已達五百八十四萬劑;換言之,如果沒有美日適時協助,台灣疫苗接種率更加難看,而且恐怕還淪落到無疫苗可打的困境。這對一向以超前部署自詡的蔡政府,當然是莫大的諷刺。
除了政府採購的疫苗到貨量令人擔心青黃不接之外,現在又出現新的狀況:許多民眾對AZ疫苗缺乏信心。根據統計,到昨天中午為止,第三輪全國意願登記完成者,其中登記AZ疫苗只占百分之四點零七,而登記莫德納疫苗人數則占百分之四十六點七七,同時登記兩種疫苗人數百分之四十九點一六;充分顯現把AZ當成首選的民眾,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弔詭的是,因為AZ可能「多到滿出來」,所以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四周都只打AZ,報載係因「以消化龐大庫存」,而選擇莫德納的民眾因此還要再等等。
就事論事,AZ能獲得WHO緊急授權,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應該都經過考驗。問題是,接種AZ可能引發血栓,導致歐洲若干國家暫停施打,美國FDA至今不發緊急授權;擁有大量AZ疫苗的日本也不敢在國內施打,準備全部送人或出售,其中難道沒有蹊蹺?另一項令人擔心的是,日本捐贈台灣AZ、台灣購買的泰國廠AZ都因傳出未列入WHO緊急使用清單而遭到質疑。台灣施打疫苗至今,出現近四百例在接種AZ後死亡案例,豈能怪那麼多民眾對AZ沒信心?
再者,現在又衍生了能否混打的問題。WHO首席科學家前幾天表示,混打疫苗是個「危險趨勢」,因為混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相關科學研究資料還很少;後來雖然有所修正,但AZ跟莫德納混打的後果,全世界至今確實都還沒有具體研究報告。由於先前台灣醫界呼籲開放AZ混打莫德納,遭中央「已讀不回」,更讓民眾無所適從;指揮中心十六日表示還要研議,但仍應給出明確答案,而且不能讓台灣人民淪為白老鼠。
另外,去年五月才通過一百一十五億元的專款專用疫苗採購費,至今年六月底,已經支付六十七億元,光五、六月就付出三十七點四億元,預算已經花了將近六成,但自購部分只到貨一成多,原因何在?究竟錢用在哪裡?疫苗單價多少?這些不屬機密預算部分,當然應該公諸於世,以昭大信;可是衛福部卻始終不肯透露,但鴻海、台積電跟BNT簽約,疫苗單價曝光,並沒有任何延誤或阻礙,為什麼民間做的到,而政府做不到?為什麼民間捐贈的比政府採購的便宜?背後難道有不能公開的秘密嗎?
總之,疫情仍在持續,滿足疫苗需求,讓國人都能接種,當然是政府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台灣民眾都衷心盼望政府記取教訓,把重心擺在如何平息疫情,而不是爭功諉過;更不能以沒有阻擋刁難,就等於是支持協助的態度,對待有意捐贈疫苗的民間團體或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