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志杰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七月十六日由主辦國紐西蘭以疫情及經濟復甦為主題,破例召開非正式領袖視訊會議。包括美日中俄等二十一個會員經濟體政府領導人幾乎都出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則是第四度代表蔡英文總統與會。
會議通過「克服疫情與促進經濟復甦」聲明,鼓勵會員合作,實現疫苗的公平與快速分配,以及強調促進會員經濟復甦時保持自由貿易供應鏈的重要性。從國際政治視角來看,非傳統安全的重要性、大國角力、小國外交,以及張忠謀對半導體產業鏈暮鼓晨鐘的警語,見微知著,值得國人關注。


美凸出正面形象 綿裡卻藏針
以經濟為主、採論壇形式的APEC,締結於一九八九年,迄今擁有亞太地區共二十一個組織成員,成員之間以經濟體互稱,人口占全球四成、經濟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六成,貿易總量約占全球近半。特點是會員多、幅員廣、組織鬆散,功能上,是南北關係、已開發國家與中低度開發國家對話與整合的場域。對台灣而言,APEC是台灣唯一參與的亞太多邊主義載體。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了這場視訊峰會。拜登從七大工業國峰會(G7)、歐盟與北約峰會、美俄峰會一路走來,很明顯改採單邊與多邊交互運用方式,欲找回美國國際影響力。過去四年,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忽略了東協,也沒有加入東協十加五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拜登此番參加APEC,可視為美國重返亞太的起手式。
美國目的當然想削弱中國大陸對東南亞的影響力。但這場會議主題限定疫苗分配與經濟復甦,具有人類共同利益的高度,這使得拜登從美國利益為出發點的論述,只能點到為止,但仍有其亮點,亦即拜登強調美國捐出的疫苗並非銷售,且首度喊出「不附帶任何政治和經濟條件」。
美國想凸出正面形象,卻藏有綿裡針。一方面在疫苗供應上刺激中國大陸,另一方面,疫苗需求孔急的開發中國家新興經濟體,是大陸近鄰外交的重中之重。美國抄北京作業的「不干涉他國內政」,現在也喊出「不附帶任何政治和經濟條件」,這個句型是否會延伸到其他援助國?進而影響大陸外交的基本盤,未來仍待進一步觀察。
習近平強調 要開放不要隔絕
其次,拜登還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鼓吹「印太戰略」。但APEC主軸是經濟合作,並非政治、軍事、外交、戰略的場域,況且,APEC裡也沒有印度,「亞太」要如何變「印太」?又如何搭建與南亞國家的連結?拜登並沒有具體談到要如何落實,給人虛多於實、言多於行的印象。
與會的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則強調,大陸迄今已向發展中國家供應了逾五億劑疫苗,並承諾三年內再提供三十億美元作為國際援助,同時表態支持豁免疫苗知識產權;還強調大陸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要拆牆而不要築牆,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
習近平雖然沒點名美國,但背後隱含了大陸在疫苗國際援助上,做得比美國多,更開放、多元。習近平緊扣APEC主張開放、公平、多元的貿易,不只是針對美國對大陸掐脖子、行長臂管轄的貿易戰、科技戰,也道出了一些成員經濟體的心聲,憂慮在美國主導的關鍵產業供應鏈自主化下,恐將被邊緣化。
紐靈活外交 美中角力下解危
在APEC疫情、經貿為主軸的會議桌下,美中角力暗潮洶湧。雙方都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如衛生、氣候、人道等,尋找新模式,創造鬥而不破的銜接方式,希望營造正面形象又能強化影響力。大陸持續軟性呼籲自由、開放,不要貿易壁壘;美國則是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喊出「不附帶任何政治和經濟條件」,已經出現定義上的改變。
APEC這場非正式領袖視訊會議,另一個亮點是紐西蘭。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善用主辦國身分,將疫情與經濟議題抓得精準,具有道德性與急迫性,會員經濟體都能接受,經她登高一呼,大咖全部出席,可謂成就非常。
其次,紐西蘭身為情報交換的五眼聯盟(美、英、加、澳、紐)成員,又與中國大陸有經貿利益,卻不願對大陸惡言相向,對比澳洲一面倒向美國,紐國外交更顯靈活,並獲中國大陸的基本信任。這使得人口不到五百萬的紐西蘭,能適時凸顯自己的國家利益,在美中角力下解危。
第三,在傳統安全議題與全球地緣政治中,紐西蘭找到自己的定位,扮演美、中、東協、澳洲之間的緩衝區,成為大家可以對話的國家。大國視角往國家安全與戰略方向挪移時,對中小型已開發國家、東協開發中國家並不利,而紐西蘭卻能在APEC載體中發揮支點功能,提醒大國不要做過了頭。相信這對一些西方國家也會有所啟發。
半導體移美國 弱化台灣安全
最後,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出席APEC,除了明確表達台灣需要疫苗外,特別針對半導體供應鏈走向「境外」、自給自足的趨勢,強調「試圖讓時光倒流是相當不切實際的」,且成本將會提升,技術進步可能放緩。他敦促APEC會員在考慮國家安全需要後,進行彼此間與全球的自由貿易。
美國以自身利益出發所構築的供應鏈,國家安全位階高於生產效率,這對美國有利,但已壓迫台積電、三星等大廠必須選邊站,卻可能對相關國家帶來致命打擊,全球貿易分工也往不效率的方向走。張忠謀提醒,美國這麼做未謀其利,盟邦先受其害,未來必反噬到研發端,最後是美國自己受害。
從台灣立場看,台海目前有戰爭風險,把淘金量高、具戰略安全的半導體產業移往美國,等於弱化台灣安全。張忠謀的暮鼓晨鐘是給美國軟釘子,相當程度代表台灣發言,並為處境相近的國家如韓國等發聲。但說歸說,台灣現在一面倒的聽命於美國,又能有什麼籌碼呢?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