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3歲張姓男子,今年因感染性鹿角結石引發敗血症與急性腎衰竭,至台中醫院泌尿科就診,透過腹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腎下腎盞4.5公分的鹿角結石及位於左邊輸尿管0.6公分的結石,導致致阻塞及腎盂積水,考量他經歷各類碎石手術造成傷口疼痛難耐,讓他不敢再嘗試傳統手術,醫師以軟式輸尿管鏡結合鈥雷射碎石手術,搭配抗生素治療,將結石清除並恢復良好。
台中醫院泌尿科醫師趙浩堅指出,腎臟鹿角形結石指的是從腎盂伸展到腎盞的巨大結石,因為狀似鹿角而得名,大部分的鹿角結石成份都是磷酸氨鎂,磷酸胺氨鎂是俗稱的感染性結石,當可以分解尿素的細菌造成泌尿道感染,會產生氨(阿摩尼亞)並鹼化尿液,一旦尿液的PH值超過7.2加上大量的氨,便可能造成磷酸氨鎂的沉澱與結晶,也是較難處理的結石種類,若不積極處理,可能引發感染,甚至敗血性休克,也可能因為結石阻塞腎盂造成腎功能受損,所以不可輕忽。
趙浩堅說,目前軟式輸尿管鏡結合鈥雷射的使用能達到很好的石頭廓清率,透過軟式腎臟鏡由尿道經膀胱、輸尿管,其鏡頭靈活彎曲達270度,能深入腎臟到達傳統硬式輸尿管鏡無法處理的位置清除腎結石,再用鈥雷射將結石打碎取出,比起經皮腎造廔取石無腎造廔手術,因沒有傷口,自然減低許多術後傷口的不適,還可降低腎臟出血的風險,並且有較少的手術併發症,病人恢復時間快,大幅減少住院時間,也能1次解決輸尿管結石與腎臟結石,避免日後腎臟結石掉落再度造成阻塞與疼痛,對於凝血功能異常的人不能接受經皮腎造廔取石的人也是較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