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兩相安 花蓮縣衛生局致力推動機構式安寧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分享在地化安寧照護模式。(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辦理「高齡與疫情下的緩和安寧療護」國際級研討會,在全球疫情持續高溫下,仍有超過萬人報名參加,透過此視訊研討會與台灣、澳洲、新加坡學術及醫療單位交流國內外長照機構及社區安寧緩和的推動經驗,會中也安排花蓮縣住宿型機構分享在地化安寧照護模式與國際接軌,衛生局推動機構式安寧,致力打造生命最後一段旅程重要的醫療政策。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於研討會中指出,台灣是全球第十八個設立安寧療護機構的國家,民國七十九年成立了第一個安寧病房,三十一年來由住院式安寧推展至居家安寧療護有成。花蓮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百分之十七,為高齡社會。因人口老化、少子化與家庭結構的改變,長照機構成為許多人第二個家,目前花蓮全縣有超過三千位長者於住宿型機構安養晚年。

為開啟花蓮縣機構式安寧推動的契機,衛生局以東區醫療網計畫,整合轄內醫療及照護資源為安寧療護跨出新紀元。今年三月與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王英偉團隊參加新加坡社區緩和照護視訊經驗交流,同時間衛生局也針對轄內二十八家住宿型機構進行調查,曾提供住民接受安寧療護服務機構有百分之七十一,更高達百分之百有意願讓機構人員參加相關訓練課程。

朱家祥說,台灣致力於推廣安寧成效可見,民眾對於安寧的了解與接受愈來愈成熟,隨著病人的需求,安寧療護方式也更多元,服務對象除了癌症末期病患外,亦關注於各項器官衰竭病患、極重度失智等長者。未來衛生局會持續針對縣內各類住宿型機構安排教育訓練與座談,媒合醫療團隊與機構合作,並強化機構式安寧的專業能力。

朱局長感性呼籲「享受生命中最後的美好,安寧療護讓人多一種善終的選擇」,末期病人和家屬所需要的並非侵入性且增加痛苦的治療,也不是放棄不理會,而是尊重他們、減輕痛苦、照顧他們,透過安寧療護讓病人擁有生命的尊嚴及完成心願,安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