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近期西南氣流帶來豪雨,目前正值雲嘉南二期稻作插秧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近日於田間監測發現水稻幼株出現瘤野螟食痕與危害狀,由於此水稻害蟲能隨氣流長距離遷移,導致田間提早發生,台南農改場籲請農民多加留意,適時採取防治手段,以免影響水稻的存活與生育。
台南區農改場表示,近期台灣頻受颱風引入之西南氣流襲擊,除加強田間防災工作外,對於部分可乘氣流侵入的蟲害如飛蝨類、瘤野螟等,也需多加注意防範。農改場近日於田間監測發現水稻幼株出現瘤野螟食痕與危害狀,由於此水稻害蟲能隨氣流長距離遷移,導致田間提早發生。
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捲葉蟲、葉尾蟲。成蛾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蛾可產一百至三百粒卵。瘤野螟能發生於水稻栽培全期,又以二期作為盛,一般普遍在分蘗期陸續侵入,田間典型危害狀多為一蟲捲一葉。瘤野螟為長距離遷移害蟲,夏季時節常隨氣流遷移入境後侵入稻田,若未注意防範,可能嚴重影響生育與收成。
台南農改場提醒,瘤野螟防治上應注意清除田邊雜草、合理化施肥及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