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熬夜2天臉歪嘴斜…奇美中醫針灸 改善顏面神經麻痺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2歲的張太太是單親媽媽,為了兼顧工作跟照顧小孩,經常需要熬夜,最近在連續熬夜兩天後,突然出現臉歪嘴斜、左側臉皮不聽使喚,以為是中風到醫院就診,經診斷為「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並尋求中醫針灸治療,經過2個月後,左臉麻木感消退,眼睛可闔上且嘴角也可以活動。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蕭坤元表示,顏面神經麻痺的自然病程可能持續數星期至半年不等,目前尚未有特效藥,現今藥物介入僅為輔助;初期可能用類固醇緩解發炎腫脹,若眼瞼難闔上則可以戴眼罩或給予人工淚液。此外,適當物理治療在顏面神經麻痺上也具有成效,熱療、按摩促進肌肉血液循環,電療可避免肌肉萎縮,顏面肌肉運動復健也有助恢復健康。不過,若電氣生理檢查發現神經受損嚴重,物理治療效果不好,仍需考慮手術介入。

蕭坤元說,對於治療顏面神經麻痺,中醫可用內服中藥與外在針灸,達到舒緩筋攣、縮短病程。中藥需要辯證判定病症類型,選用補虛、祛風、祛痰,或通絡藥方,例如天麻鉤藤飲、大秦艽湯、牽正散等。針灸則常用眼睛周圍及臉頰穴位,目的是促進局部神經血管修復,這在急性期相對重要,穴位包含攢竹、魚腰、絲竹空、地倉、頰車等;若已過急性期,可以考慮遠端取穴,以調節全身經脈氣血,例如足三里、太衝穴等。患者在家可加強熱敷、自行按摩、練習面部表情等都有助於恢復,也需避免冷風吹襲頭面部,避免風邪再次侵擾。飲食也可多攝取有助神經修復的維生素B群。

他提醒,針灸治療同時有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萎縮,改善筋攣,縮短病程的效果,把握黃金期介入治療尤其重要。

即時

重返白蓮霧舊時光揭序幕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白蓮霧節十...

誤信投資理財廣告 婦人遭詐一千二百萬 車手被逮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東區李姓婦...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