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雄
府城孔廟的南門路大門入口處有一棵老鳳凰木,今年七月初發現葉子比往年更少了,僅剩幾朵紅花孤單地在樹上開著,這是樹木衰亡前的警訊。孔廟的老樹們,一棵又一棵地得病、傾倒、離世,前幾年才送走了廣場中央的榕樹爺爺,這棵鳳凰木恐怕會是下一棵。

每日來訪孔廟的遊客甚多,往昔磚紅色的古蹟與孔廟的百年榕樹吸引眾人於此處留影紀念,此景曾被評選為台南市十二勝景之一,特名為「杏壇夏蔭」;除此之外,南門路的入口大門也是相當熱門的拍照點,入口有一棵樹齡約六十歲的鳳凰樹,每逢夏日開花之際,豔麗的鳳凰花和綠色的羽狀複葉披垂在磚色的古牆上,甚美。今年夏天,新冠肺炎肆虐全台,來往孔廟的人潮減少,這棵鳳凰木的生命跡象也逐漸消逝;拍下殘敗的樹影,不免感嘆台灣老樹的命運,猶如風中殘燭,自求多福吧。

過去為府城老樹拍攝的照片之中,有些紀錄著老樹與人的互動;有些紀錄老樹生病的過程與結果,少部份幸運地存活下來,但大多是老樹被砍除的身影,工人、電鋸、吊車是送走老樹的輓歌三重奏;有些照片則紀錄了老樹遷移的軌跡;透過老照片,這些老朋友的身影又鮮活了起來,訴說著老樹們的故事。
記憶最深是忠義國小的楷木與楓香;忠義國小的楷木是一棵百年老樹,種植在操場靠近府前路一帶,楷木又名為黃連木,相鄰的一棵楓香也是百年老樹。民國九十年時任張燦鍙市長主持開放空間啟用,兩棵老樹仍健壯,但幾年後楷木得病,葉子開始乾枯,在搶救楷木的同時,也發現楓香染病,經過兩年的治療仍然無效。
窄門咖啡店窗外的鳳凰木也曾是我最愛的一棵樹,這棵鳳凰木身狀似女性美麗的身體,奇特的模樣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觀賞,《中華日報》也曾報導過,更有退休的老師寫詩獻給這位美人。從窄門咖啡店的窗外望去,樹型優雅而迷人,然而在民國九十四年發現葉子發黃,因發現太晚,美人死去,徒留窗裡的一片思念。
南門公園的蘋婆,日治時期在南門公園設台南放送局,並且栽種大量樹木,在南門公園大門入口的右手邊曾有一棵蘋婆樹。蘋婆每年春季開花,成串的小白花搖曳在風中,輕輕落下似白雪,其果實未成熟時為青綠色,夏日成熟後為紅褐色,熟透時果實莢殼裂開露出黑色種子,狀如鳳眼,又名為鳳眼果,其果可食,口感似栗子。紅色的果莢襯著蘋婆大大的綠葉,甚是好看。原本在南門公園入口看到的蘋婆四季變化,因著這棵蘋婆樹的病死,已不復見,每每經過此處,總是在心裡懷念不已。

台南女中校門口對面的建業街,原本有一棵七十多歲的大葉合歡,樹幹直徑超過一公尺,每逢花季,美麗的粉撲花,散著清香。後來此處計畫興建活動中心,這棵合歡樹被迫遷移,遷移前枝條被截斷,樹幹綁上鐵絲標上代碼,光禿禿的樣子,好像要被帶去坐牢,卻無一人為合歡樹發聲。
林森路台南農業改良場原址原種有許多百年老樹,榕樹、大葉欖仁樹、雨豆樹、苦楝樹…,樹種相當繁多,更有一座九重葛涼亭,是當時農改場利用九重葛的攀附性特意培植於涼亭之上,一共種植六棵,經過多年的照顧與修剪,每逢花季,整片的桃紅色盛開在藍天之下,引人注目。但隨著農改場搬離,此處無人管轄,竟放任被人挖去主根而枯死,慘不忍睹。
(作者為莉莉水果文化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