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衛院16日發布癌症新療法,以「打通血路」的創新概念,將免疫療法對腫瘤有效反應提升3至4成,未來規劃以5年為目標,將乳癌、大腸癌、頭頸癌患者納入臨床試驗對象,期盼提供癌友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新選擇。
國衛院上午發表研究成果,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岳倫團隊發現的粒線體內多功能蛋白酉每Lon,對於抑制免疫反應、腫瘤血管增生,扮演一定角色;研發團隊進一步研發蛋白藥物,可使血管正常化及導正腫瘤微環境,幫助免疫細胞大展身手消滅癌細胞。
研究團隊指出,癌症已連續39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近年因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癌症治療出現一道曙光。然而,癌細胞誘發慢性發炎反應,以此逃避免疫細胞監控。
團隊指出,癌細胞可以逃避免疫系統監控,這也解釋為何免疫療法在乳癌、大腸癌、頭頸癌等癌症有效反應率僅20~30%,因此調控腫瘤微環境就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團隊研發融合蛋白藥物VEGF121-VEGF165,透過血管正常化,促使腫瘤內原本絮亂無章的血管變為較正常,同時增加腫瘤微環境中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的進入。
該團隊說明,他們是以打通血路的概念,破解癌細胞詭計,導正腫瘤微環境,順勢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李岳倫表示,VEGF融合蛋白藥物目前已完成動物有效試驗,理論上來說,VEGF融合蛋白藥物對所有癌症都可有效果,但對血液腫瘤效果仍不明,之後將繼續完成進入臨床試驗前動物安全性測試,以5年為目標,規劃將乳癌、大腸癌、頭頸癌患者納入臨床試驗對象。
本研究已於109年12月發表於美國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國衛院表示,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期待未來將開發為癌症新藥,提供癌症患者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成為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