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勝安里大廟勝安宮是當地信仰中心,唯先祖當初從東豐路遷建至此地時,前人都擔心廟宇會淹水,將整座廟墊高,勝安宮是比較誇張的比路面高了一米,不論停車或辦法會活動均極不便,經多年向市府爭取,經費已有著落,預計今年十一月動工。
中樓勝安宮當初由東區至北區一帶的種菜農民供奉,主神是開漳聖王和池府千歲,從東豐路遷至中樓里時仍是土崎仔厝,三十餘年前重建才有目前規模,主任委員許俊雄表示,先人建廟都希望將廟體建高一些,當初為何弄得這麼高已不可考,但在今日使用上,因為與巷道地面落差一米,使用上甚為不便,一直希望將廟前廣場降低高度,但礙於經費一直無法如願。
此次經北區公所極力爭取,勝安宮廟前廣場降低及人行空間建置工程,預算為六百二十三萬元,改善項目包括:廟前廣場整體規劃、友善人行空間、廣場與路面齊平等。但配合廣場的降低,廟前階梯勢必也得往下延長二至三階。
勝安宮廟埕地坪面積一百五十五坪,將全部降低高度,另加設五座照明燈及景觀欄杆等附屬設施。至於廟前兩棵老榕,護樹專家都建議保留,但為了方便工程進行,仍決定予以移植,另增建花台做景觀搭配。
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原先宮前聯外道路只有六米,此次亦將拓建至八米寬,更方便車輛進出。勝安宮廣場矮化工程預計九月上網公告、十月決標,十一月開工,預計一一一年四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