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防疫不能鬆 戴口罩勤洗手

陳思融醫師說,開學後為免遭感染,請學子務必戴口罩勤洗手並維持社交距離。(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9月1日即將開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說,看診時被很多焦慮的家長訊問「小孩上學安全嗎?學生不知道何時可打到疫苗,如何防範增加學生的保護力?」。

陳思融醫師提出3點建議給家長和學子。首先對學生來說,防疫千萬不能放鬆,持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其次,家人施打疫苗對兒童形成包覆性保護,降低兒童的感染力。最後5歲以下孩童,除了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之外,建議在6-12個月,自費施打1劑,讓保護力更完整。根據兒科醫學會聲明,施打4劑保護力約86~96%,比施打3劑保護力約67.2%~86%,高出1成左右。

陳思融說,delta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的合併感染確實造成許多肺炎、呼吸窘迫的嬰幼兒入住加護病房,但是只要學生上課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預防,家長不需要焦慮。

陳思融指出,從兒科的感染控制和疫苗控制,有一個概念是包覆性保護策略,就是對小小孩無法打到某種疫苗,但是他們又是脆弱的族群,希望親密生活的家人,能打疫苗儘量去打,透過大人身上完整的保護力,得病機率低,就可以好好保護小孩。

感染科主任張凱音也提醒家長,國外冬天常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今年夏季開學後,反而出現許多呼吸道病毒的大流行。新冠肺炎混和以上所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個案數也不少,以嚴重、需住院,甚至需加護病房照護的肺炎表現。

因此,家長應注意秋冬季的流感疫苗消息,避免延誤疫苗的注射時間。家中大人也應逐步完成新冠疫苗、年度流感疫苗施打。落實常洗手,戴口罩,生病者應先與家人隔離並就醫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