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條魚 游進馬沙溝廣場啦

雲管處在台六十一線馬沙溝交流道下,以大型馬加魚為意象,打造馬沙溝地景廣場成為拍照景點。(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將軍報導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台六十一線馬沙溝交流道,以擷取馬加魚特徵,表面鑲嵌二千多隻各式成群魚類,打造大型裝置藝術,剛完工後立即吸引遊客目光,成為拍照熱點,只是有遊客對中空的魚體不解?原來是創作者希望讓遊客接近,兼具休憩、遮蔭、避雨與拍照功能。

將軍馬沙溝社區近年來因3D彩繪村及舉辦一見雙雕藝術季等活動,帶動當地觀光,雲管處為營造更好的旅遊環境,在台六十一線馬沙溝交流道下,也就是進入馬沙溝社區前,打造馬沙溝地景廣場,藉由串聯將軍漁港、馬沙溝彩繪村、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度假中心的鏈接點,成為該區域景觀亮點,尤其搭配自行車旅遊,往北可到北門婚紗美地、往南可到七股鹽業產業景點。

馬沙溝地景廣場設計以將軍漁港冬季主要漁獲馬加魚及各季節漁獲白腹仔、雞志、紅魽、鮸魚、嘉鱲等為發想,結合雲嘉南濱海台灣海峽豐富魚類主題,融入現代設計理念與大型雕塑和傳統剪粘鑲嵌、交趾陶塑技法,以滿載而歸物阜民豐為主題,呈現地方特色的入口意象。

花費一千五百三十萬元打造的裝置藝術,分別有高五公尺、長十公尺及高三公尺、長六公尺的二隻大小馬加魚,上頭鑲嵌二千多隻各式成群魚類,看得出創作者的巧思,中空魚體造型的設計讓遊客更親近,還能休憩、遮蔭、避雨與拍照,旁邊設有自行車架、座椅、植栽及照明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