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五十三歲詹姓男子在七月十九日打完AZ疫苗後,一週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手麻腳麻,送醫治療後病情告急,進行血漿置換術又因產生抗體侵害造成肺塌陷,裝上葉克膜救回一命,但龐大醫藥費讓家屬求助無門。
五十三歲詹男與妻子在七堵區市場販賣豬肉多年,七月十九日接種AZ疫苗,但一週後出現手、腳都麻症狀,原以為是副作用不予理會,但到了七月二十九日凌晨情況更嚴重,到基隆三總掛急診,半夜病情急轉送內湖三總。
詹男妻子表示,醫生曾在電話中告知是施打疫苗出現血栓反應造成,但後來說詞反覆,指是三高等其他因素造成,要進行血漿置換術或免疫球蛋白手術,但免疫球蛋白必須自費,高達二十五萬元,家屬沒有錢,只能選擇血漿置換術。家屬簽署同意書後即送進加護病房進行血漿置換,本來術後情況良好,但半夜就接到醫院電話,說病人不行了,因血漿置換產生抗體侵害到肺部,造成肺塌陷患者無法自主呼吸,再度送進加護病房,裝上葉克膜長達八至九日。
詹妻說,院方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當時她只求「人活著就好」,所幸八日移除葉克膜,逐漸好轉,目前轉至普通病房,意識清楚,但無法下床行走,她因為要做生意營生,家中經濟又請不起看護,只好由八十六歲還駝著背的公公天天去照顧兒子。
詹妻淚訴葉克膜裝置一天要二十幾萬醫藥費用,家屬每天自付一萬多元,龐大醫藥費還不知道要多少,如今開學在即,上有老下有小,獨自面臨龐大醫藥費、生活費、學費實在無法承受,呼籲政府對接二連三的疫苗不良反應案例,統一配套讓地方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