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嵌園區改造 挨批回到原點

赤嵌樓贔屭碑前廣場挖掘出遺構,「赤嵌署光」計畫下沈式博物館目前胎死腹中,在完成調查後先行回填。(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赤嵌文化園區改造因挖掘到遺構,導致相關工程延宕多年,赤嵌樓下沈式博物館興建案擱置,遭地方質疑重新回到原點。立委林俊憲四日出席座談會時,痛批市府行政執行率差,行事本末倒置;文化局長葉澤山強調,台灣、台南歷史四百年,園區計畫希望達到歷史文化保存、教育扎根和經濟交通發展兼具。

赤嵌文化園區歷經荷治、明鄭、清領、日治、民國,不同時期歷史文化堆疊,配合台南建城四百年,市府五年前推出「赤嵌署光」園區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結合百年成功國小重建、園區改造(下沈式博物館)、興建地下停車場三大部分,然一開挖就挖掘到遺構,幾經鑑定會勘,工程一波三折,下沈式博物館停建,引起地方不同聲浪,質疑一切回到原點。

地方昨日邀集文化局、民代共商園區未來。林俊憲開砲,痛批市府執行率差,工程延宕多年,花費八億餘元,審議委員應從旁協助政府方向,如今本末倒置,且該案為中央選定的十大歷史再造案,搭配的停車場經費恐遭中央收回;該案攸關中西、北區發展,包括議員陳怡珍、沈震東及多位民代都出席關心。

赤嵌樓旁停車場處也挖掘出不同時期遺構,因應相關工程,目前也進行回填。(記者林雪娟攝)

赤嵌朋派商圈民眾出席踴躍,有的指工程延宕導致商機盡失,有的建議下沈式博物館續建、專業工程應參考國外經驗、校園儘速完工、停車部分提供在地及規劃商圈等,希望老城區和地方共生共榮。

葉澤山強調,遺構存廢部分目前大致定案,市府重視學童受教權,成功國小預計二0二三年七月完工,地下停車場先進行二期工程,汽機車格位略降,遺構調查後先行回填改為臨時停車場至明年七月,三期停車場施工暫停,進行「台江大道」景觀,相信立委協助下,中央會繼續挹注經費;全案為能歷史再造,包括拆除赤嵌樓圍牆及開展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