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13至19日舉辦2021年病人安全週活動「孕產兒安全─把握關鍵,產除風險」,昨天邀請2名歷經生死交關仍不放棄的鐵人媽媽,分享艱辛求子的心路歷程,期能提升孕產兒安全認知,盼藉定期產檢等方式,降低生產事故
1名楊小姐做試管嬰兒近5年才如願懷孕,回想產後發現,右前額葉有一枚7公分的腦膜瘤,些微壓迫左腦,須開刀治療,讓她陷入產後心理掙扎,又擔心坐完月子再進行手術,腫瘤恐變大,於是接受醫師建議,於產後2週進行開腦手術。
治療過程中,在神經重症暨腦中風加護室主任吳孟霓醫師、神經外科主任劉安祥醫師、產科主任莊蕙瑜醫師等醫師的共同照護下,癒後良好,僅在加護病房插管1天便轉一般病房,含術前僅住院8天,比預期提早6天出院,「很感謝高醫團隊給予幫助,才能有現在正常的生活,雖然孩子很皮,但我們還是很愛他」。
另1名宋小姐初次懷孕20週時胎兒突然心跳停止,求醫才知道自己有免疫疾病,第2次懷孕又流產,直到第3次懷孕,積極接受藥物治療,並從19週開始每天施打肝素,直到寶寶出生,總共打了100多支針,打到部位「黑青」,如今看到寶寶長得活潑可愛,覺得懷孕期間的辛苦都值得。
高醫婦產部產科主任莊蕙瑜醫師表示,孕產婦要確實定期產檢、注意胎兒胎動、心跳及紀錄自己血糖的變化,過早或過晚生育都會影響媽媽和寶寶健康,只要身體有不對勁,可洽詢產科醫師,一起來提升孕產兒安全,降低生產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