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公布1922民眾常見的10大諮詢問題,包括疫苗預約接種、居家檢疫等規範,由發言人莊人祥逐一說明,其中,民眾最關心疫苗接種、檢疫等問題。
對疫苗平台問題,莊人祥表示,民眾若已經完成意願登記,要增選疫苗種類或修改連絡電話,只要在平台開放期間都可以修改;若已經完成預約接種,但當天無法前往,請致電原本預約的院所回報,但也就必須再等下一輪再預約,若是同一廠牌,可再到平台重新預約。
同時,對於要出國憂心打不到疫苗,或者有第2劑疫苗接種的問題,莊人祥說,仍然還是以預約平台登記為主,如果是因公出國等需求,則要接種第1劑後隔4週,攜帶已付款紀錄的機票、出國日程與留學入學證明、公司外派出國等文件,再由合約醫療院所來評估是否可以列冊接種。
對第2劑的疫苗接種,如果民眾已經在疫苗預約平台登記,系統會依照疫苗分配、第1劑疫苗廠牌,提供符合資格者預約,另65歲以上長者,可以跟原本的造冊單位或接種院所來確認第2劑的事宜,也可在平台登記,收到預約簡訊也可以預約。
已完成意願登記,卻沒收到預約簡訊問題,莊人祥說,平台會依照疫苗分配、登記意願、選擇的疫苗廠牌等來圈選符合資格。如收到簡訊要預約,發現平台的院所都已經額滿時,也會立刻調配疫苗,並且請地方政府多開放名額。
若接種疫苗後有發生不適,可經醫師評估使用止痛跟退燒藥,若持續不適建議就醫;至於近期才被列為第9類,卻無法再變更健保卡註記,莊人祥說,第9類的診斷日時間點為去年1月1日到今年7月4日,無法更改。
關於檢疫方面,莊人祥指出,自6月27日起,自國外入境不可於自宅居家檢疫,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人員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應入住防疫旅宿或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若無症狀可正常生活,但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延後非急迫醫療或檢查,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且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禁止聚餐、聚會或參加大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