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東地區有機農業的面積截至今年八月高達五千二百一十九公頃,占全國有機農業面積比例三成一。為進一步提升花東地區有機產值,促進花東有機產業發展,行政院已於日前核定花東地區有機農業發展第三期計畫,政府將從一一一年推動該計畫,預計將以既有有機產業為基礎,進一步深化花東有機產業,並透過有機研究中心或與民間合作成立示範場域,加速有機研究的擴散效果,使花東地區成為全國首要有機農業領頭羊。
農委會農糧署指出,花東地區憑藉著東部的獨特環境,政府從九十六年起就開始有計畫性地發展有機農業,隨著長年的耕耘推廣,目前有機農業的面積已占全台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其中花蓮縣驗證面積二千八百零六公頃,為全國通過驗證面積最高的縣市,而在友善耕作方面,臺東縣的面積則是全國最高,達到九百二十八公頃,等於是國人每吃的三口有機友善食材,其中有一口就是來自花東地區。
農糧署表示,未來在第三期(一一一年至一一四年)花東地區有機農業發展計畫,除了原有擴大有機農業與友善耕作面積外,也將發展花東特色有機農作,持續深化生產、加工、儲藏及銷售等產業供應鏈,並以有機集團栽培區為核心,擴大成立有機農業促進區,發揮群聚擴散效果,以促進當地有機農業發展。
此外,農委會耗時五年,在花蓮縣壽豐鄉興建全國首座有機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將於今年完工,明年啟用,未來將建立完善有機生產示範系統,提供有機農民完整培訓與技術支援基地,也持續專業輔導與協助,降低有機農業入門之門檻,協助更多農民投入有機農業,健全有機農業的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