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循環經濟實現果渣廢料可可莢殼新價值

屏科大與趣訪農園共同研發製作之可可莢殼餐墊,解決可可產業衍生的農業廢料處理問題。(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近年來可可巧克力休閒產業成為屏東縣重要產業,屏科大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班特聘教授蔡文田有感於可可產業雖促進產銷發展,同時也製造出大量的可可莢殼等廢棄物,目前處理方式大多採焚燒、棄置或直接做有機肥料使用,造成臭味空氣污染、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及甲烷排放等環境問題,因此利用可可莢殼的有機成分特性,以循環經濟及清潔生產程序概念開發出「高孔洞性活性碳材料」及友善環境的「造型文創餐墊」,解決可可產業衍生的農業廢料處理問題。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表示,蔡文田教授的研發成果讓可可莢殼果渣廢料更能充分利用,將價值發揮到最大,創造永續及多贏的局面。
 蔡文田教授係以循環經濟的概念為研發方向,發現乾燥後的可可莢殼帶有特殊的香氣,組成中有機質約占百分之九十二,其中一半左右為碳元素,無機質百分之八,其中一半左右為鉀元素。基於上述特性先將其再利用為生物複合材料,製作出具有獨特香氣及造型之「文創品餐墊」,為整體屏東地區可可產業的推動,找到更多的可能。
 蔡文田也攜手威翰環保工業公司,將可可莢殼有機成分開發出「高孔洞性活性碳材料」,以循環經濟及清潔生產程序概念,已製造出高比表面積與高吸附容量之活性碳,未來可製成飲用水用濾芯、食品安全用解毒劑、環保用吸附劑及儲能用電極碳材料,同時可可莢殼所含有的高鉀特性,也可為液態或固態肥料,達到全循環利用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