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疫防風順 寓見幸福》 成果展開跑

新竹生活美學館《疫防風順 寓見幸福》都會型社造暨公廈行動方案成果展開跑,除了駐地實展外,更有線上展覽。(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0九至一一0年都會型社造暨公廈行動方案成果展四日開跑,新竹生活美學館邀全國民眾至「都會型社區營造」線上看展,或走訪社區展場,大家一起「疫防風順.寓見幸福」。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因應後疫情時代來臨,成果展覽改變傳統集中化實體展出的方式,移師六個團隊所在地辦理成果展,並於「都會型社區營造」臉書粉絲專播出「線上主題日」、「線上論壇」等節目,為後疫情時期提供另類展覽新體驗。

內容包含推展社福照護、城鄉共好、環境永續等大家所關心的社會議題。例如,「迪化街十連棟-街區藝術計畫」以迪化街十連棟在地居民為核心主軸,邀請居民分享過往大橋頭故事,共創出街區意象藝術作品,將故事傳承給下一代。「OPEN《醜泥怪》,溝起百年記憶與清溪未來」,以永和在地小綠書店為推手,利用醜泥怪繪本喚起民眾對在地河川「瓦?溝」污染之重視。汐止保長社區推動「促進社區融合:編織保長雙城故事」,促使地方新、舊社區與在地、移民之融合。新竹市共讀推廣協會推動社區讀書會,期盼「都會滿書香-以共讀建構城市新故鄉」,以共讀力促進居民交流,連結對土地的認同與情感。臺南「兌悅生活圈營造計畫」透過營造社區食農生產機制,連結社區意識。高雄大學「舞動都會世代共生的共榮社區計畫」聚焦於「活躍的跨世代友善社區」及「創新的高齡協助概念與行動」,以?安養鄰里整備」的理念推動整合式高齡社區構想,著重於營造社群的親近感。

文化部期盼以都會型社區營造為社會議題提供解決方案,歡迎大家一起上線共襄盛舉,探究都會美好生活的各種可能,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精美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