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對一個三代住在大港里的里長來說,長達六十餘年的歲月裡,有很多魚塭、果樹的大港寮,至今仍是里長黃良賢心中永遠的回憶。相較於目前高樓大廈的櫛比鱗次,更是令人不勝唏噓。
「大港里本來很大,包括現在的賢北里、大豐里和大和里,都在大港里的範疇」。黃良賢說,大港里舊地稱為「大港寮仔」,只有一、二百戶聚落,全部都是魚塭,夏天天氣熱跳進魚塭游泳,順便划著竹筏抓魚摸鱉,肚子餓了就偷摘水果,讓大人拿著竹竿追著跑,這些記憶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土地重劃,魚塭填平,變成樓房和學校,道路更是開闢到令返鄉的外地人彷彿「置身國外」。
目前是大港里第二屆里長任內的黃良賢原先在大陸經商,返鄉後在永康開餐巾和桌巾工廠,空閒時間比較多,適逢里長退休,出馬競選,獲得里民肯定出任里長。除里長外,個性比較熱心的黃良賢還出任北區里長聯誼會總幹事,支援忙碌的會長童小芸行政工作。
現在的大港里有二一九0戶,里民近六千兩百人,行政範圍大概在大興街、大和路、大學街六五二巷至鹽水溪畔圍起來的長條形地帶,大興宮仍是該里主要信仰中心,從正興街搬來的西來庵,是國內五福大帝信仰的重鎮,住在旁鄰的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什家將團團長陳欽明,是全國薪傳將得主,老團長去年過世後,目前由其子陳振雄繼承衣缽推廣將藝,算是該里很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最令黃良賢憂心的基建工程是從永康沿鹽水溪畔而來的一條快速道路,未來將一路通往四草大橋,只是設計中的第四期到該里時,由高架變成平面,必然造成未來的交通衝擊和寧靜居住環境的破壞。此一問題也多次由立委率官員前來勘查,但都無疾而終。
熱心的黃良賢,每次即使非大港里的活動都可看到他在現場幫忙的身影,助人為快樂之本,加上善於溝通協調,使他成為北區最活耀的里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