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
南區大成國中積極推廣傳統藝術鼓藝文化,成立鼓藝團隊十二年,連續多年參加台南市傳統藝術比賽獲得第一名佳績,也經常帶領學生參與各項社區活動慶典活動,以及校慶運動會的表演皆獲得好評,學生展現眾鼓齊鳴的氣勢,獲得社區民眾的高度肯定。
大成國中校長陳惠文表示,大成的社團是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不受「現有師資」侷限,全校共三十三個社團,社團數多於年級班級數,種類多,外聘師資多。社團時間為每週一下午第七及第八節,打破班級與年級的限制採自由選社,增進同儕互動與跨年級切磋觀摩的機會,最受學生歡迎的是戰鼓社、熱舞社和運動球類等社團。

打響知名度獲贊助 增添設備
陳惠文說,戰鼓社初成立時很辛苦,當時傳統藝術戰鼓在學校中並不盛行,且補助經費有限,經過歷任校長及家長會等的辛苦經營,藉由參加傳統藝術競賽打響大成國中戰鼓隊的知名度,先後贏得民間社團的青睞且受邀參加活動表演,並獲得經費贊助,才能不斷更新添加設備及保養,奠定大成國中戰鼓隊永續經營的基礎。
近幾年在陳惠文的支持下,大成國中建置更完善的藝文教室,讓學生們擁有更優質的學習空間進行練習,並與學務處團隊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參加台南市鯤喜灣文化季開幕表演、台南市「愛您藝聲.向毒品說不」反毒活動和南區水交社眷村年貨大街表演等公益活動,在校園中也極積安排各種表演舞台讓學生們相互學習與觀摩。

戰鼓老師朱思怡說,孩子在國中階段是情緒最浮躁的時刻,她一再告訴戰鼓社的學生,「撐過了,你就更進一步,既然要上台表演,就要盡全力表現,不可以放棄」。
參加戰鼓社的學生鄭鈐鈐說,她很喜歡打戰鼓,在繁忙的課業壓力之下,來到戰鼓社猶如吃了紓壓良藥,煩躁的身心在擊鼓的瞬間都被釋放了,所有的心情都能在擊鼓的時間進行紓解。雖然有時候會打錯而自責,但是老師都會細心的幫他們分析錯誤,勉勵他們下次改進,不要重複犯錯即可。
初登台超害羞 不敢直視觀眾
沈意晨則說,還記得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辦理減塑愛地球園遊會戰鼓表演,原本個性害羞內向,當時完全不敢看台下觀眾,但後來為了爭取上台表演的機會,她想盡辦法做好時間規劃,讓自己在表演及課業上能更有效的運用時間,也期許自己能成為學弟妹的好榜樣。
陳惠文表示,有些學生原本完全不懂戰鼓,一切從零開始,學得認真又開心,現在擊鼓有模有樣,鼓棒落下的瞬間看見同學們專注的神情及有力的肢體表現,現場的震撼令人刮目相看,大成國中發掘學生興趣,創造一個能讓學生展現自我的舞台,找到屬於自我認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