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影響 國慶寶寶銳減

曾小姐順利在國慶日當天產下第2胎健康女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適逢雙十國慶,全台各地陸續迎接國慶寶寶誕生,但受少子化影響,婦產科醫師不諱言,今年國慶寶寶數字較往年少,明年又逢生肖虎年,預期恐再創下出生人口新低。

截至下午4點半為止,國泰醫院(含總院、汐止國泰、新竹國泰)誕生14名國慶寶寶,4男10女,10人自然產,4人剖腹產,目前還有6人待產。

台北長庚有2個國慶寶寶,都是男生,1個剖腹、1個自然產;林口長庚有4個國慶寶寶,2男2女,1個剖腹、3個自然產;土城長庚有3個國慶寶寶,都是女生(自然產)。台北榮總和振興醫院也各迎接1名新生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截至下午3點,和平婦幼和忠孝院區總計自然產2名女嬰,中興和仁愛院區各有1位媽媽待產中。

其中38歲產婦曾小姐順利生下第2胎,女嬰體重2854公克,身長48公分。北市聯醫透露,曾媽媽已經是第二胎,並沒有刻意要在國慶日生產,一切平常心,也很開心迎接寶寶的到來。

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累計今年前9月出生數為11萬247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6545人,恐再創下出生人口新低。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也表示,新生兒的數字每年減少,推估今年出生人口會跌破16萬,但以往10至12月的出生的寶寶會比較多,今年年底應該還是有15萬多名新生兒。

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現代人普遍晚婚晚生,產婦愈來愈高齡,很多人33到35歲才生第一胎,還有將近1/4是過40歲才生第一胎,也是少子化的原因。

國民健康署今年自7月1日起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將補助對象擴大至45歲以下不孕症夫妻,且39歲(含)以下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並順利活產前,最多補助6次;40歲(含)以上至44歲(含)以下者,最多補助3次。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外,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