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鈿效應─蓪草X螺鈿工藝創作成果展》二日至十七日於新竹市大同一O八舊城再生基地展出,集結無形文化資產螺鈿工藝保存人陳甫強、張茂森、張茂欽以及蓪草工藝師張秀美四位國寶級工藝大師的作品,也展現竹塹工藝推廣扎根計畫今年的成果,更是新竹特有的傳統工藝「蓪草」與「螺鈿」首次聯合「通電」展出。
黃竫蕙指出,為了傳承蓪草與螺鈿兩項工藝所蘊含的新竹歷史記憶與文化精神,今年首度辦理「竹塹工藝推廣扎根計畫」,在暑假期間舉辦「傳習人才培育」研習,讓教師們深入認識蓪草、螺鈿工藝,並且藉由實作以及相互討論,提升教師們對工藝的認知及結合自身創意思考,進一步轉化為課程學習教案,總共有31位教師參與培訓,完成九件教案。
九月開學後工藝師們進入到虎林國中、青草湖國小、建華國中三校,與孩子們互動及教學,逐步培養孩子欣賞工藝之美的興趣及審美觀念,並從中體會文化資產所承載的集體記憶與在地認同。
「竹塹工藝推廣扎根計畫」主持人張馨之解釋,壓軸的工藝創作成果展取名「蓪鈿效應」,構想來自蓪草的「蓪」與螺鈿的「鈿」,與「通電」諧音,期望透過兩工藝所產生的節點通電串聯出滿滿正能量的效應,除了展出新竹特有兩項傳統工藝「蓪草」、「螺鈿」傳藝師的工藝歷史故事之外,也集結了「傳習人才培育計畫」中培訓的種子教師們所做的優秀作品,最難得的是能夠看見四位工藝老師的創作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