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林邊手記〉西藏行旅掠影

文/攝影 翁少非

羅布林卡的鵝黃鎖住原型的秋意

昨日,雨後曬書,重讀晴天《誤闖西藏的輪迴》時,不免憶起七年前的西藏行,諸種風情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認真說,這趟西藏之旅,可是好多個因緣加總所促成的。

若不是十四年前在台南大學辦的研習會上,能巧遇筆名晴天的林湘萍,又蒙她贈送這本簽名書;西藏,這個在許多人心裡想了千百次的香格里拉,也只是個遙不可及的神秘國度,我連想都不曾想過「可以去」。

初見林湘萍,對她那奔放的生命力、勇敢追尋想要、年紀輕輕已兩度獨闖西藏,欽羨不已,也起一遊心念。這心願直到考取華語領隊和導遊證照後,隔年又巧識邊疆旅遊達人李思瑜,在她安排下加入由修行人組團的「西藏雪城十二日旅」,而得以實現。

二0一四年前進西藏比林湘萍那年代去顯然容易多了,主要是青藏鐵路二00六年全線開通後,西藏遊客日益增多,觀光業興旺,交通食宿更舒適便捷;旅遊局重視旅客安全,除規範車速、乘坐人數,還加派公安人員隨車服務。

由於西藏高原平均海拔約四千公尺,一般人還是會擔心引發高原反應適應不良症,望而卻步或忐忑不安。我們先在低海拔的林芝地區遊覽,住宿充分休息後,隔天搭車前往四百多公里外的拉薩,慢慢適應高海拔的氣壓與稀薄空氣,幸運的,全程只有兩位團員在米拉山口、日喀則身體略有不適。

林湘萍二00二年搭貨車、徒步跋山涉水;背包客、苦行僧式移動;三百多天與這塊土地和居民緊緊相融,收穫與啟示自然會比搭寬敞座位的中巴,精選景點景區參觀遊覽的十二日遊,要來得豐饒與深沉。然而,我珍惜來之不易的因緣,除臨行前盡量做足功課,沿途不忘獵取鏡頭,雖是走馬看花的浮光掠影,晚上抽空書寫感受時,卻覺得每幅畫面都溫度起來,例如:

「布達拉宮Potalaka!bo da la!」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所開啟的故事,一千三百多年後的我終於有一天來到故事裡,瞻望這座矗立在紅山、氣勢雄偉非凡的宮殿。我走之字型蹬道,逐一和靈塔、佛殿、經堂、僧舍打照面,沿途碰到許多人:有金髮白膚的、有攜家帶眷的、有揹東西上去粉刷的,還有那對在林芝機場碰到說他們每年都來參拜、家住北京的夫妻。夜晚跑去拍攝布宮的倒影,一條地平線劃開兩個金碧輝煌,鏡花水月中我努力去搜尋我的前世今生。

大昭寺廣場石板上的叩痕

八廓街,拉薩最古老的街道,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遷徙拉薩建造大昭寺後,信徒們就圍繞大昭寺轉經輪,繞呀繞轉呀轉的走出這條轉經道。這一天西藏的太陽把石板路上人群、遠山、商店的影子,還有我的崇敬眼神,都照進古老神祕的畫框裡。應該不是眼花,地面上居然有許多腳印,虔誠所留下的隱形腳印。

大昭寺廣場酥油香氣瀰漫,誦經聲響梵唱,許多人千里行來,素衣已塵厚,老態更顯龍鍾,放下陪行的包袱,在釋迦牟尼佛大殿前,屈身、雙膝跪下、全身伏入、額頭磕地、起身再叩拜;從七世紀以來,信眾就用身體丈量,測量離佛陀多近了,一年年的參拜、一次次的磕頭留下叩痕。我凝視凹下的青石板,那是人類敬天謙卑的印記。

羅布林卡藏語「寶貝園林」具四季風情,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我喜歡園裡的「達旦明久頗章」,意為永恆不變宮,冀望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能亙古不變;更喜歡園外這片的鵝黃,路旁的樹形枝狀、葉黃葉落,搭配圍牆的黃、人們生活的跫音,這般鎖住原型秋景的意境,如果有人問秋長得如何,我就拿這張給看。

 

去過西藏的人,為何而去?留有什麼感受?林湘萍說她那年去西藏,是全然一無所知,故無所求的。回來後,卻有滿滿兩百多頁的圖文,字裡行間又埋有引人遐思與思索的命題。而我,重讀她的書,重溫自己寫下的每張掠影,在魂縈夢牽、時光變遷的空隙中,用心找尋某些可能被遺落,或可以被彰顯的東西。

即時

柳營區公所表揚13位模範母親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柳營區公所二十...

第六屆台電盃排球錦標賽 一連兩天熱血開打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台灣電力公司「第...

酒駕拒檢逃逸又倒車衝撞 中和警開4槍逮1男1女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警分局中和所...

男子租別墅想創業牟利 保三警逮3人查扣上千萬大麻...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二十九歲黃姓男...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