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官學共同開發AIoT海洋廢棄物清除機器人

東華大學參與開發的綠能AIoT海廢清除無人機。(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了守護海洋讓海洋生態得以永續發展,花蓮港務分公司偕同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和平電廠、歐利科技公司與教育部宜花東區域推動中心等單位,日前在花蓮港區進行多場次「海洋垃圾暨海洋廢油清除與試維運」測試,希望能樹立東台灣第一個區域型海洋廢棄物清除示範棧。

花蓮港務分公司昨日表示,港區常見的海洋廢棄物包括海洋垃圾與海洋廢油。海洋垃圾主要來自陸域及海岸被丟棄的固體廢棄物,嚴重造成海洋生物及海鳥因吞食垃圾影響健康甚至死亡,當中的微膠粒更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危害。

海洋浮油則來自於船舶機械及引擎油煙沉降,油體中含有害物質如苯、甲苯與二甲苯等,均會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威脅。而透過自動駕駛無人清潔船開發計畫,發展海上AIoT智能清潔機器人,是有效落實海洋廢棄物清除且係可行的手段之一。

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表示,東台灣常見的海洋廢棄物清除方式是透過陸域的大型夾具進行夾除。海洋浮油方面,大規模漏油事件主要仰賴攔油索、吸油棉來移除之外,也常使用除油劑。然而往往耗費大量物資與成本,對於小區域水域的薄型浮油或水上懸浮海廢清除,相對效益則極低。

因此,「水上AIoT海廢清除無人機」在計畫團隊一同設計、改良與測試下,逾半年打造完成。目前正規劃搭載綠能(太陽能)輔助動力及能源管理技術,預期可以延長水域作業工作時程。

AIoT技術來發展海廢清除無人機(水上吸塵器),可對水域、湖泊浮油與漂浮垃圾進行清除。現階段所建置的船體包含物聯網控制器、功率控制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線上資料庫、行動載具APP及綠能動力系統等六個單元,規格約一公尺立方。除可穿梭於港區漁船間執行清除任務外,更具高度機動性可隨時移動至陸地水域,並從系統配置、船體裝卸到啟動均可於二十分鐘內完成。此外,工作平臺更可針對各水域的研究需求進行相關儀器設施的掛載。

即時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再傳捷報2024 Architi...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貂嶺生...

新北環保局攜手廣達、華碩企業50位潛將完成淨海任務...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昨...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