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之旅 東華境外生遊峽谷景觀

東華大學境外生參觀太魯閣工藝展示館,瞭解太魯閣族人精美的工藝。(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趁著近日疫情緩和,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辦理境外生「二0二一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之旅」。境外生響應熱烈,參加人數近五十位,學生分別來自史瓦帝尼、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蒙古、印度、香港、澳門及印度。國際處同時特別邀請外交部專案「臺歐連結獎學金」受獎生共遊,來自各國的年輕學子徜徉在大自然美景中,愉快地熱絡交流分享各國文化。

所有學生幾乎都是首次造訪太魯閣國家公園,實地走訪砂卡礑步道、環流丘公園步道、燕子口步道,以及長春祠步道,透過專業導覽解說,同學們瞭解因地殼上升與河流下切作用旺盛,造就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景觀。

連日雨水充沛,境外生徜徉於清澈湍急的砂卡噹溪步道,在布洛灣遊憩區午餐時,走訪環流丘步道遠眺山月吊橋,俯瞰立霧溪蜿蜒曲折,並在下臺地的太魯閣族工藝展示館,領略到太魯閣族人織布、藤編技藝的精巧細緻,同時認識到獨特的紋面文化。燕子口步道深邃的峽谷景觀、近身可觀的壺穴地形及壯闊高聳的福磯大斷崖,都讓同學驚呼連連。

走進長春祠,感念中橫公路興建工程殉職的二百二十五位築路人,瞭解開路不易之歷史背景。同學們很震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竟然有二十七座三千公尺以上的百岳,並在短短一天之中,能走進美不勝收滂薄靈秀的地理教室,瞭解太魯閣族人的遷移軌跡和精美的工藝,認識中橫開路眾志成城艱難的歷史。

返程回東華大學的路上,同學們紛紛詢問,如何進一步學習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錐麓古道要如何申請,有哪些必訪的步道不能錯過。大家對花蓮豐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也引發對花蓮及臺灣探索的好奇心,同時留下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