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菸齡超過40年的62歲男子,因咳嗽呼吸喘就醫,發現在右下肺有一約6公分的腫瘤,診斷為小細胞肺癌,已轉移到骨頭以及腦部,所幸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治療反應佳,全身腫瘤消失不見達到臨床上完全緩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醫師劉旭崇表示,「小細胞肺癌」可以說是吸菸者專屬的癌症,不容易治癒且預後差,所以它有「最難纏肺癌」的恐怖稱號。
這位患者因咳嗽、呼吸喘及上半身水腫,至胸腔內科求診,經檢查發現右側肺部有一約6公分的腫瘤,切片檢查證實是肺癌並且合併上腔靜脈症候群,同時也發現骨骼及腦部均有癌細胞轉移,為擴散期的小細胞肺癌,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劉旭崇表示,小細胞肺癌是肺癌4大病理分類(肺腺癌、鱗狀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大細胞肺癌)之一。小細胞肺癌特性包括:癌細胞惡性度高、增生快、具有神經內分泌的特性,診斷時9成以上的病人無法手術切除,病患即使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反應率高但易復發及抗藥,很難對付。
劉旭崇指出,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已走向檢測分類與精準醫療,有很多新藥可以改善病患預後;相比之下,「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在過去30年間都處在原地踏步狀況。以往針對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僅能接受化學治療。
一般來說,若僅接受化學治療,在最佳情況下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的病患僅3成機率存活超過1年,2019年國際上發表的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免疫療法應用於「小細胞肺癌」的效果,這類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病患若接受化學治療同時合併免疫治療,其預後較佳,約5成病患存活超過1年,這一新的治療選擇可說是突破傳統治療的瓶頸。
劉旭崇說,患者配合接受合併治療,1、2個療程後,臨床症狀與影像學檢查均改善很多,他在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亦繼續接受免疫治療,已超過1年半,後續追蹤發現肺腫瘤幾乎全消失,連轉移腦部與骨頭的腫瘤也消失,達到臨床上完全緩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