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海生力軍 海洋垃圾桶啟用

台中市環保局昨日舉行海漂廢棄物清除機具啟用典禮,出席的貴賓與海上四艘淨海聯盟環保艦隊合影。(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環保局積極致力於維護海洋生態保護,從一0六年起成立淨海聯盟,近三年環保艦隊已清除二千五百一十三公斤海漂廢棄物,今年度更創全國之先,爭取海洋保育署補助,於梧棲漁港設置二座港口海漂廢棄物清除機具「SEABIN」(又稱海洋垃圾桶),二十四日於梧棲漁港正式啟用,不但可提高清潔速度、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更不會誤傷魚群,儼然成為淨海的生力軍。

環保局表示,海洋垃圾桶的設置可提高清潔速度,每天約可捕獲四公斤海漂廢棄物,每年最多可攔截五萬瓶寶特瓶或九萬只塑膠袋,並可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運作,過程中不會誤傷魚群,目前全球約有八百六十座海洋垃圾桶正在使用,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從未捕捉到海洋動物。

環保局提到,海洋垃圾桶的設計,來自兩位澳洲年輕人對海洋和衝浪的熱愛,致力投身於研究海洋垃圾回收等相關議題,進而打造的自動化海洋垃圾桶。該垃圾桶設置於岸邊,漂浮在海面上,桶身使用可回收的塑膠材質,桶內設有天然纖維製成的網袋,網袋最多可承重二十公斤,透過底部幫浦製造水流,當海水通過桶身將海漂廢棄物如寶特瓶、塑膠袋等漂浮物,包括小至零點二公分的微塑料及油污留在網袋內,濾淨後的海水再由底部排出。